杭州林達工業技術設計研究所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行政糾紛案一審
????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
行政判決書????(2007)一中行初字第88號
????
????
???? 原告杭州林達工業技術設計研究所,住所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科技經濟園區振華路212號。
???? 法定代表人樓壽林,所長。
???? 委托代理人朱黎光,北京市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
???? 委托代理人林建軍,北京市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
????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9號銀谷大廈10-12層。
????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 委托代理人張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第四申訴處復審員。
???? 委托代理人程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行政訴訟處復審員。
???? 第三人杭州快凱高效節能新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江城路887號907室。
???? 法定代表人沈建沖,總經理。
???? 委托代理人鄒可嘉,北京市川澤
律師事務所律師。
???? 委托代理人沈耀沖,男,住
上海市虹口區車站北路715弄34號601室。
???? 原告杭州林達工業技術設計研究所(簡稱林達所)不服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于2005年9月19日作出的第7509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簡稱第7509號決定),于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05年12月26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并通知杭州快凱高效節能新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快凱公司)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06年6月20日作出判決。專利復審委員會及快凱公司不服,提起上訴。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撤銷原判,發回本院重審。本院重新組成合議庭,于2007年2月6日公開
開庭重新進行了審理。原告林達所的法定代表人樓壽林、委托代理人朱黎光,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張滄、程強,第三人快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沈建沖、委托代理人鄒可嘉、沈耀沖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 第7509號決定系專利復審委員會就快凱公司針對林達所擁有的名稱為“蓋板與筒體新型密封結構合成塔內件”實用新型專利(簡稱本專利)提起的無效宣告請求作出的。其決定中認定:一、關于證據的認定??靹P公司提交的證據1.4’圖號為MZ531-000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結合他證,用于證明該證據所示的產品已被公開銷售的事實,可以予以考慮。林達所對快凱公司的證據1
公證書中所示證據1.3《工礦企業
購銷合同》(簡稱《購銷合同》)、證據1.4’的真實性存疑,但我委認為該公證書是經過法定程序形成的,除非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據,否則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本無效宣告請求中:第一,證據1.3中需方“
廣東省番禺市番禺氮肥廠”名稱雖與該合同印章中“廣東省番禺氮肥廠”名稱不一致,合同欄目填寫筆跡也不同,但未構成排除該合同真實性的理由,合同需方的名稱是其
企業法人名稱“廣東省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氮肥廠”的簡寫,證據14《企業法人年檢報告書(1994年度)》顯示“廣東省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氮肥廠”的
合同專用章名稱就是“廣東省番禺氮肥廠”,說明“廣東省番禺市番禺氮肥廠”就是“廣東省番禺氮肥廠”;因合同欄目分由不同的人填寫,所以筆跡不同,這點沒有影響
合同的效力及其真實性。第二,公證書文字部分明確記載所附證據1.3、證據1.4’的復印件與原件相符。第三,證據1.4’圖紙“設計”、“制圖”、“描圖”上相關人員的
簽字時間并不表明設計時間晚于制圖、描圖時間事實。第四,證據1.5僅表明快凱公司曾免費為“廣東省番禺番氮化工有限公司”檢修合成塔內件,不能否定證據1.3、證據1.4’的真實性。第五,林達所對快凱公司的證據1.3、證據1.4’所提出的形式上的諸多疑點,并未以足夠的反證予以證明,對證據1.3、證據1.4’的真實性我委予以確認??靹P公司提交的證據10進帳單收款人帳號與證據1.3《購銷合同》中供方帳號不符,不能證明“廣東省番禺氮肥廠”依該
合同履行了付款義務。快凱公司提交的證據15.1《壓力容器出廠質量證明文件》、證據15.2Ф800甲醇合成塔內件圖紙的真實性可以認定,但相互間缺乏關聯性,不能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有效證據。林達所提交的反證1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
民事判決書,僅證明快凱公司以其證據1公證書原件作為快凱公司在民事
侵權訴訟中所提出的公知技術抗辯的主張未得到法院支持,與本案快凱公司所提出的無效請求理由無關,本案不予考慮。二、關于本專利的新穎性??靹P公司提供的證據1.3、證據1.4’證明《購銷合同》中所涉及的圖號為MZ531-000的技術圖紙與證據1.4’內容相符,該圖紙已處于公眾想知即可知的狀態,構成本專利現有技術(簡稱對比文件),將本專利與對比文件比較,本專利權利要求1全部技術特征已被對比文件所公開,故此權利要求1不具有新穎性,權利要求3、4、5、6也不具有新穎性。三、關于本專利的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2是權利要求1的從屬權利要求,其與對比文件的區別僅僅是密封墊片的材料不同,要求保護的產品沒有在形狀、構造或其結合上帶來變化,因此,權利要求2相對于對比文件不具有創造性。關于權利要求7的創造性。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對比文件的基礎上,容易想到在筒體與蓋板之間夾一密封墊片并用螺母螺栓緊固來實現密封,得到權利要求7的技術方案并預見其技術效果,因此,權利要求7相對于對比文件不具有創造性。綜上所述,本專利的權利要求1、3-6相對于對比文件不具有新穎性,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權利要求2、7相對于對比文件不具有創造性,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的規定。鑒于快凱公司提出本專利權利要求1-7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無效理由成立,本專利權應宣告無效,本決定對快凱公司提出的本專利權利要求5、7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四款規定的無效理由不再作出評述。據此決定:宣告本專利全部無效。
???? 原告林達所不服第7509號決定,起訴稱:一、證據1.4’是快凱公司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一個月以后提交的,按照《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3.1節中的規定,不屬于新證據,被告不應據以為證,即使作為證據使用,被告也應按照《審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4.2中的規定,就此給我公司一個月的答復準備期,否則即有悖公平。二、快凱公司的證據1公證書屬于孤證,我公司堅持認為該證據存在諸多疑點及瑕疵,我公司提交的反證1已經證明其證據1曾經司法程序確認為不具有證據的真實性,被告此評判理應與司法認定相一致,不應認定反證1與本案無關。證據1只能證明快凱公司簽訂過《購銷合同》,但證明不了履約事實,更不能證明使用公開事實。證據1.4’的公開時間應以其實際進入公共領域的時間為準,而不能以《購銷合同》的簽訂時間為準??靹P公司公證的證據來源于接受過快凱公司免費服務的公司,該公司與快凱公司存在利害關系,該證據的形成不能排除人為因素。《購銷合同》的條款有兩種筆體,特別是有關編號和圖號等與圖紙相關的關鍵內容筆體明顯不同,存在人為制造兩證關聯的情況。一般
合同文本是供方提供,而本合同文本卻是需方提供,明顯違背常理。
合同標的內件是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一般不可能在
簽訂合同時就已經有了產品竣工圖,而且早在三年前就已設計完成。上述諸多疑點和瑕疵說明快凱公司的證據1缺乏證據本應具有的真實性,不能據以為證。同時該證據1并未證明其上的技術特征與本專利各項技術特征完全吻合,不足以破壞本專利的新穎性。專利復審委員會的第7509號決定程序違法,認定事實有誤,請求法院予以撤銷。
???? 被告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一、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六條屬于授權性規范,我委對快凱公司證據1.4’的采納并不違反該規定?!秾彶橹改稀返谒牟糠值谌碌?.2中的規定適用答復無效宣告請求書及轉文通知書的期限,不是口頭審理結束后的答辯期限。原告在口頭審理中對被告另外給予的15天答辯期沒有提出異議,也沒有提出過延長答辯期和重新進行口頭審理的合理理由。二、原告提交的反證1不是生效判決,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三、有關使用公開問題,本案中沒有證據表明《購銷合同》中存在保密約定,且合同已付諸履行,因此構成使用公開。四、有關新穎性及原告所訴的其他事實問題,我委堅持第7509號決定中的意見。綜上,林達所的訴訟理由不能成立,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維持第7509號決定。
???? 第三人快凱公司同意第7509號決定,并表示,一、我公司在無效請求意見陳述書中已明示以證據1.4’來破壞本專利的新穎性,我公司有權提交該證據,且原告已在口頭審理時對證據1.4’發表了意見,行使了陳述權利。二、被告以《購銷合同》簽訂日作為產品技術公開日符合法律規定,且合同約定的交易實為現貨交易,原告對合同真實性的質疑沒有依據。請求法院維持第7509號決定。
???? 經審理查明,林達所是名為:“蓋板與筒體新型密封結構合成塔內件”實用新型專利(即本專利)的專利權人,本專利申請日為1998年8月21日,授權公告日為1999年11月10日,專利號為98219568.0。本專利權利要求1為:1.一種觸媒筐蓋板與筒體新型密封結構合成塔內件,包括含有筒體、大蓋板、小蓋板、密封墊片、螺栓、螺母,其特征是大蓋板的外側和筒體的內側各有凹形缺口臺階結合組成一個凹面形槽,小蓋板上有凸形榫頭面置于凹面形槽中,凹凸面之間則夾有一道密封墊片,小蓋板和筒體由螺栓、螺母緊固構成筒體和大蓋板、大蓋板和小蓋板、小蓋板和筒體之間的密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塔內件,其特征是密封墊片的材料為不繡鋼膨脹石墨纏繞墊片。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塔內件,其特征是合成塔內件為冷管型甲醇合成塔內件。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塔內件,其特征是合成塔內件為均溫甲醇合成塔內件。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塔內件,其特征是合成塔內件為帶有絕熱層的冷管型氨合成塔內件。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塔內件,其特征是合成塔內件為jL型氨合成塔內件。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塔內件,其特征是大蓋板和小蓋板為一體,筒體、蓋板間夾有一道密封墊片,由螺栓、螺母緊固筒體、蓋板、密封墊片,構成筒體、蓋板之間的密封。
???? 2004年12月13日,快凱公司就本專利向被告提出無效宣告請求,并在請求審查期間最終確定提起的理由是:本專利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權利要求2-7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權利要求5、7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六條第三、四款規定。用以證明權利要求1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證據是:證據1(2004)浙證字第021677號公證書,包括證據1.1公證書文字部分、證據1.2現場取證照片、證據1.3《購銷合同》、證據1.4Ф800等溫型甲醇合成塔內件圖、證據1.5《
協議書》。證據9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章程、證據10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1996年11月18日的進帳單、證據11《關于番氮化工有限公司
辦理營業執照登記有關手續的報告》、證據12
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讓番禺氮肥廠所持番禺化工有限公司49%股權給梁耀強先生的請示的批復》、證據13番禺市番禺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證據14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化肥廠《企業法人年檢報告書(1994年度)》工商檔案2頁。
???? 上述證據中證據1公證書顯示:2004年12月11日浙江省
公證處對廣州市番禺番氮化工有限公司處的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進行
證據保全,并對內件筒體與蓋板、集氣室復原組裝、包裝、封存的過程進行了拍照,同時證明:本公證書所附的下列文件均與原件相符,即:《購銷合同》復印件、隨購買設備交付的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復印件和《協議書》復印件。
???? 證據1.2照片中顯示:鋼制蓋板上刻有“產品名稱: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生產編號:SGH96-705、制造單位:上海光化機械廠、制造日期:1996年10月”等字樣。其中生產編號中的“96”與制造日期“1996”明顯有重描痕跡。林達所表示上述日期屬于涂改結果,不能作為確定該實物在本專利申請日之前即已存在的依據??靹P公司表示,該實物即合成塔內件,終要裝入外殼后來使用,采取貼牌標注產品名稱、型號、廠家、日期的方式難免發生貼牌在殼體內脫落,故此采取刻于內件鋼板上的方式來標注。如果按林達所的主張,故意要制造假證涂改時間沒必要特意留下描痕,可以涂平后重寫會掩蓋得更好。
???? 證據1.3《購銷合同》顯示:簽署日期為1996年11月15日、供方為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需方為廣東省番禺市番禺氮肥廠、簽署地為供方所在地、產品名稱為Ф500單管折流等溫型甲醇合成塔內件、生產編號為SGH96-705、圖號為MZ531-000、總交易金額為11萬元。備注處載明:①現貨交易;②匯票付款;④運輸日期為1996年11月16日啟運。在“供方對質量負責的條件和期限”一欄內注明:“按圖紙制造”;驗收標準一欄內注明:“按技術圖紙驗收”;“結算方式及期限”一欄內注明:“匯票結算,款到發貨”。需方加蓋章名為“廣東省番禺氮肥廠合同專用章”;供方開戶銀行及賬號一欄為空白,供方合同章上所示“工商銀行
嘉興營業部,賬號:700864714……”、需方開戶銀行及賬號一欄為“新造農行8710001-98”。另外合同中存在填寫產品名稱的筆體與填寫產品編號、圖號的筆體不同的情況。針對該證據真實性,林達所提出如下質疑:1、該
合同書寫筆體不同,特別是有關產品名稱與產品編號、圖號等關鍵內容出現兩種筆體,有人為后續加入的可能。2、合同內容存在“現貨交易”與“按圖紙制造,款到發貨”的矛盾。3、合同涉及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只能定后制作,不應簽約時就有現貨。4、合同簽署地在供方,按照常理應由供方提供合同文本,而該合同文本注明為需方文本。5、合同為11月15號簽訂,貨物為11月16號啟運,不合常理,且合同約定“款到發貨”,對方證據10證明需方11月18號才付的款,屬于先發貨后付款,與約定不符。6、需方簽署人的印章名稱與抬頭填寫的名稱不一致。專利復審委員會辯稱,林達所的上述質疑無法證明該合同證據不真實,其沒有提供實質性反證支持其主張。1、看不出筆體有何不同,表格式合同簽約雙方共同參與合同書寫合乎情理。2、合同內容即使有矛盾之處也不能構成其否定合同證據真實性的理由。3、約定的合成塔內件是不是非定型專用產品應由林達所舉證證明,其沒有證據不應采信。4、法律沒有硬性規定應使用哪方提供的合同文本。5、交易履行時間符合約定,無不妥之處。6、合同需方主體是一個,堅持決定中的意見。快凱公司表示,我方否認林達所稱的該合成塔內件為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我方曾在北京市高級法院審理期間補充過供方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1996年在《小氮肥》月刊上所做的Ф500-Ф1000合成塔內筒廣告,用以證明供方當時已經批量生產該產品。另外,從合同的名稱上也可以看出該合同顯然不是承攬加工定做合同,而是購銷合同。
???? 證據1.4Ф800等溫型甲醇合成塔內件圖,該圖紙與快凱公司在被告口頭審理中提交的公證書原件中的圖紙: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即證據1.4’)相比,兩者不相符,為此快凱公司提交了證據1.4’,專利復審委員會將證據1.4’轉交給林達所,并告知其可于口頭審理后15日內提交書面答辯意見,此后原告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對此林達所予以認可。
???? 經對證據1.4’審查,可見該圖紙右下角的表格中載明設計、制圖、描圖時間為1993年2月,設計項目為內件修改設計、設計階段為施工圖,并注有:“上海光化機械廠、Ф500等溫單管折流型甲醇合成塔內件、MZ531-000等字樣。表格的上方有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竣工圖印章,并蓋有BPVS制造許可證章。林達所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不予認可,理由是圖紙不是原件,且圖紙下方未標注該圖紙系為哪一廠家設計。專利復審委員會表示證據1 公證書已經證明該圖紙與原件相符,真實性可以確定??靹P公司表示,沒有指定廠家恰好說明該合成塔內件不屬于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林達所當庭表示要求對方當事人提交圖紙原件,并要求進行司法鑒定,專利復審委員會表示,林達所無論是在無效審查期間,還是法院一審
二審期間均沒有提出過該申請??靹P公司表示了同樣的意見。
???? 證據1.4’圖紙顯示,涉及一種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包括觸媒筐和換熱器。其中,觸媒筐蓋板和筒體密封結構包含有筒體、大蓋板、小蓋板、密封墊片、螺栓、螺母,大蓋板的外測和筒體的內側各有凹形缺口臺階結合組成一個凹面形槽,小蓋板上有凸形榫頭面置于凹面形槽中,凹凸面之間則夾有一道密封墊片,小蓋板和筒體由螺栓螺母緊固,構成筒體和大蓋板、大蓋板和小蓋板、小蓋板和筒體之間的密封。林達所對證據1.4’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特征一節表示認可。對于是否公開了權利要求3、4、5、6一節,經本庭多次詢問表示沉默。
???? 證據1.5《協議書》表明:2004年12月6日廣州市番禺番氮化工有限公司(甲方)與快凱公司(乙方)就甲方的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進行冷膽試壓和修復事宜
達成協議,約定運費由乙方負責,甲方不支付任何費用,乙方暫押現金人民幣伍萬元整存放于甲方,甲方開具收據,待內件運回甲方,甲方即將伍萬元現金退還給乙方。林達所表示該證據可以印證快凱公司與《購銷合同》的需方有利害關系,與需方有關的《購銷合同》與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均缺乏可信度。專利復審委員會表示,該協議是協議雙方共同意愿的體現,不能由此推出證據1.1和1.4’虛假的結論。快凱公司表示廣州市番禺番氮化工有限公司之所以沒有找供方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維修,是因為當時供方被取銷了經營資格,公司倒閉。
???? 為證明快凱公司的公證書原件曾作為快凱公司與原告之間民事侵權訴訟中的證據已被法院判決認定為缺乏真實性而不予采信,原告提交了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杭民初三字第316號民事判決書作為反證1,但該判決尚未生效。
???? 證據10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1996年11月18日的進帳單顯示:收款人為“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出款人為“廣東省番禺市番禺氮肥廠”、金額為11萬元、時間為1996年11月18日、出款人開戶銀行為“番禺市新造農行”,收款人開戶銀行為“中行×行分理處”、票據種類為匯票。
???? 證據11《關于番氮化工有限公司辦理營業執照登記有關手續的報告》、證據12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讓番禺氮肥廠所持番禺化工有限公司49%股權給梁耀強先生的請示的批復》、證據13番禺市番氮化工有限公司《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上述證據顯示番禺市番氮化工有限公司的
股東系番禺市匯強經貿發展有限公司與廣東省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化肥廠,后轉為番禺市匯強經貿發展有限公司與梁耀強二人。證據14工商檔案2頁:《企業法人年檢報告書(1994年度)》,上有“廣東省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化肥廠”印章、在《印鑒式樣》留檔中留有名為“廣東省番禺氮肥廠合同專用章”的印鑒。
???? 2006年6月20日,本院作出(2006)一中行初字第92號行政判決,認為:一、專利復審委員會采信快凱公司在其口頭審理中提供的證據1.4’并未違反審查程序,且已給予了原告對證據1.4’行使相應抗辯的權利,林達所訴稱專利復審委員會違規審查事實不能成立。二、林達所在審查期間沒有主動要求專利復審委員會“依職權對快凱公司證據1的真實性進行調查”,現其以專利復審委員會未履行“依職權調查原則”,本院不予支持。三、在通常情況下,廠家不會采取人工在鋼板上刻錄產品信息的做法,該做法有悖產品生產的經濟效益常理,同時證據1.2照片顯示生產編號中的“96”與制造日期中的“1996”有明顯的人為改動痕跡,而制造日期對于本案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上述事實難使本院形成對該證據為真的確信,另外證據1.3《購銷合同》出現兩種不同筆體,顯然非一人所寫,證據1.5協議書出現與通常交易習慣不符情況,結合上述情況分析,本院對證據1.3的真實性不予采信。在其他證據不能證明證據1.4’中所示的產品已在本專利申請日之前公開銷售,因此不能作為破壞本專利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對比文件,專利復審委員會在此認定事實不清。判決:一、撤銷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7509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二、維持第98219568.0 號“蓋板與筒體新型密封結構合成塔內件”實用新型專利權有效。
???? 判決后,專利復審委員會及快凱公司不服,提起上訴。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2006)高行終字第454號行政裁定,認定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
適用法律錯誤,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 上述事實有公證書文字及照片包括所附文件《購銷合同》、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協議書》、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章程、進帳單、《關于番氮化工有限公司辦理營業執照登記有關手續的報告》、《關于轉讓番禺氮肥廠所持番禺化工有限公司49%股權給梁耀強先生的請示的批復》、《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企業法人年檢報告書(1994年度)》工商檔案2頁、《印鑒式樣》留檔、(2004)杭民初三字第316號民事判決書、第7509號決定、(2006)一中行初字第92號行政判決、(2006)高行終字第454號行政裁定書,以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 本院認為,在判斷快凱公司關于“在本專利申請日之前已有相同的技術被公開使用”的主張是否成立時,本案應予查明的核心事實是快凱公司為此所提供的證據1,(2004)浙證字第021677號公證書中證據1.1公證書文字部分、證據1.3《購銷合同》、證據1.4Ф800等溫型甲醇合成塔內件圖、證據1.5協議書,以及與之相關的證據10進帳單等證據是否符合真實性、
合法性以及關聯性的要求,能否證明“使用公開”的事實。
???? 證據1公證書已證明:《購銷合同》、隨購買設備交付的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和《協議書》三復印件均與原件相符。參照我國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之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庇嘘P上述三份證據來源的真實性業經公證機關公證證明,林達所如認為該公證證明不能成立,應提交足以推翻該證明的相反證據,因其未提交,本院認定上述三份證據復印件與原件所載內容相同,具備證據的真實性及合法性要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在向林達所轉交了“Ф500單管折流等溫型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后,賦予林達所應有的答復準備期,保證了林達所對更正證據行使陳述、提起反證的權利,現林達所以專利復審委員會違反程序規范為由反對納入該證據,與事實相悖,本院不予支持。
???? 關于林達所質疑證據1.3與證據1.4’真實性一節,本院認為,林達所指出證據1.3《購銷合同》中存在兩種筆體,并由此推出合同內容及證據本身虛假的結論是錯誤的,兩者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原因在于林達所無法排除這樣一種合理存在,即合同的書寫可以由不同的人共同完成,此與合約是否真實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系。同理,林達所提出合同內容上存在“款到發貨”與“現貨交易”的矛盾;“非定型專用設備不應有現貨交易”以及合同不是供方文本等問題,均不能就此導出《購銷合同》證據虛假的結論,原因在于“合同內容矛盾”不等于民事合約不成立;“合成塔內件屬于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是林達所的主張,在快凱公司表示反對的情況下,根據主張者舉證原則,林達所應對這一待證事實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否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根據證據1.3的合同性質與類型所示,該合同屬于購銷合同,即
買賣合同,不是加工定做合同,如為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一般也不應簽署《購銷合同》。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在合成塔口徑以及高度或其他方面會存在特殊要求,林達所應當具備提供他證予以佐證的能力,而不應僅限于自述;“供方提供合同文本是常理”的主張屬于林達所的單方主張,仍需依靠證據加以證明,在既無法律依據,又無證據佐證的情況下,本院不予采信。合同中企業印章名稱與抬頭填寫名稱不符的情況屬實,但根據《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企業法人年檢報告書(1994年度)》中所顯示的印章留檔等證據可以證明兩名稱所指仍為同一主體,即“廣東省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化肥廠”,該事實明確,不影響該合同證據的真實性。
???? 對于林達所提出的證據1.4’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虛假的理由,本院認為林達所是以圖上的“合成塔內件屬于非定型專用工業設備”這一待證事實作為推理前提,指出圖紙上應當標明而沒有標明為哪一廠家所指定設計,既而得出證據1.4’虛假的結論,該主張顯然缺乏邏輯性,本院不予支持。
???? 林達所通過證據1.5《協議書》說明快凱公司與《購銷合同》上的需方存在事實上的利害關系,由此質疑證據1.3與證據1.4’的真實性,其有權做此懷疑,但僅憑懷疑難使本院形成“上述證據為假”的內心確信。本院根據公證證據認證規則,及證據審查結果,足以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做出判斷,此情況不具備啟動
司法鑒定程序的前提條件,對其請求,本院不予準予。林達所提交的(2004)杭民初三字第316號民事判決書尚未生效,不符合證據要求,不能據以為證。
???? 將證據1.3《購銷合同》與證據1.4’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結合,可見產品名稱均為“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產品編號均為“SGH96-705”,圖號均為“MZ531D000”,同時根據“一圖對一號”的繪圖標注常識,可以認定《購銷合同》中所指圖紙即為“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據此,快凱公司完成了“此圖即彼圖”的證明責任,林達所如仍存疑,應由其提出反證予以證明,在其沒有證據予以證明的情況下,理應自行承擔不利后果。
???? 經將證據1.3《購銷合同》與證據10進帳單結合,可見兩證在主體關系、交易金額、交易時間、貨款結算方式上均相符。沒有證據顯示,上述交易主體之間還存在另外一單與此交易金額、交易時間、貨款結算方式均相同的交易,從而排除此筆貨款并非本《購銷合同》的履約款項。況且即使開戶銀行不一致,法律并未限定一家企業只許有一個帳戶。林達所據此主張該證據不能證明上述合同已履行,且為專利復審委員會所確認,顯與事實不符,本院認定在沒有證據證明有與上述主體、金額、時間相符而存在另一筆相同交易的情況下,綜合其他證據分析,該進帳單在肯定證明合同已履行的蓋然性方面明顯高于否定證明的蓋然性,該合同得以履行的事實成立。
???? 綜上,本院認定在本專利申請日之前,廣東省番禺市地方國營番禺化肥廠從上海光化化工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處購得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的事實即已存在,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屬于依合同約定予以交付使用的驗收依據。該竣工圖的使用符合專利法規定的“使用公開”的事實構成,使用公開的事實成立。專利復審委員會以此所做判定是正確的。
???? 由于林達所對公證保全物證事實不持異議,本院予以認定,將證據1.1公證書文字部分與證據1.2物證照片結合,至少可以證明2004年12月11日廣州市番禺番氮化工有限公司處存有內件筒體與蓋板、集氣室等實物。雖無法直接判斷鋼板上的文字內容何時所刻,時間是否被涂改,但鑒于前述證據足以證明使用公開的事實成立,本院對此不再論述。
???? 鑒于林達所對Ф500等溫型單管折流式甲醇合成塔內件竣工圖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全部技術特征不持異議,本院予以確認。本專利權利要求3、4、5、6為權利要求1 的從屬權利,是對合成塔內件具體應用場合的限定,而這種限定沒能使合成塔內件在形狀、構造或其結合方面發生改變,也不能使已知的產品成為新產品,故在權利要求1不具有新穎性的基礎上權利要求3、4、5、6也不具有新穎性。林達所未對第7509號決定中關于本專利創造性的評判提出異議,本院不再贅評。專利復審委員會據此認定本專利權利要求1-7不符合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之規定,認定事實基本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本院判決如下:
???? 維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第7509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
????
案件受理費一千元,由原告杭州林達工業技術設計研究所負擔(已交納)。
???? 如不服本判決,各方當事人于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上訴狀副本,同時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一千元,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
????
???? 審 判 長 任 進
???? 代理審判員 董曉敏
???? 代理審判員 于立彪
????
????
???? 二○○七 年 三 月 十五 日
????
????
???? 書 記 員 袁 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