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義務原則。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律義務,不贍養老人是違法的。《憲法》第49條規定,“成年子女有義務贍養父母”。《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當孩子不履行義務時,不能工作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權要求子女支付贍養費,《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規定:“扶養人應當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六十條規定:“年老、年幼、患病或者無獨立生活能力的人,因負有贍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是以父母對子女的贍養義務為基礎的,二者密切相關,密不可分。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同時,它還規定“父母有義務撫養和教育子女”。如果父母從小遺棄子女,成年子女是否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此外,如果父母對子女犯下其他罪行,成年子女也將失去贍養父母的義務,這體現了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3) 調解原則。贍養糾紛屬于家庭內部矛盾。原告與被告之間有著特殊的身份和血緣關系。糾紛的內容不僅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還涉及情感、心理等更為復雜的因素。在當事人心中,他們希望在不損害和諧與面子的前提下,解決糾紛,保護自己的權利。調解成功后,社會效果往往更好。(4) 強化精神贍養原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老年人衣食無憂。他們最大的愿望是孩子能多和他們聊天,聊家庭,交流思想感情,享受家庭的幸福。然而,由于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子女與老人交談的時間減少,孤獨感增強。這就要求孩子不僅要在物質上幫助老人,還要給他們精神上的慰藉。作為子女,他們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看望老人,給予精神上的關懷和幫助,在老人生病時給予醫療和適當的照顧,不虐待和遺棄老人,不限制老人的生命和人身自由,不侮辱、傷害老人,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國民事訴訟管轄權的基本實踐是“原告對被告原則”,即原告提起訴訟,應當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規定了“被告對原告”和當事人可以選擇管轄。選擇性管轄是指兩個以上法院對同一案件有管轄權時,當事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
對于子女較多的老年人提起的贍養訴訟案件的管轄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條規定:“贍養案件的幾個被告人在同一管轄區有不同住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一)提起贍養訴訟的當事人,必須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書原件,并按被告人數提供副本。原告的身份。(三)委托代理人的授權委托書和身份證明(委托近親屬以外的人代理的,應當提供訴訟代理人的推薦信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委托近親屬的,提供被委托人身份證復印件;委托代理人為律師的,提供律師事務所出具的信函)。(4)贍養關系證明(戶口簿、單位、居委會、村委會證明或相關法律文件)。
(5)月度經濟收入及證明。有工作的,由單位或者用人單位證明;沒有工作的,由居委會或者村委會證明。(六)需要變更費用數額的,應當提供調解書、判決書或者其他證明材料原件。
(7)受扶養人的收入、身體和住所證明。(八)扶養人不履行扶養義務的證明材料。(九)能夠證明案件事實或者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其他證明材料。(十)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或者委托律師不能收集的,應當書面申請人民法院核實。(1) 起訴:書面或口頭起訴。審查和立案:法院在審查當事人的起訴后決定立案。(3)審前準備:主要包括:①送達訴狀;②告知合議庭成員的權利義務;③審查材料、收集證據;④通知必要的訴訟參與人參加訴訟,⑤ 通知法院開庭并公告,⑥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⑦公告法院紀律,告知權利義務,公告審判員、書記員,回避這七項。(4) 審判:包括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征求終審意見和調解四個部分。其中,法庭調查包括當事人陳述和證據質證兩部分。當事人可以提交新的證據。(五)判決:包括當庭量刑和定期量刑兩種方式。判決書應當在當庭作出判決之日起十日內作出;判決書應當在定期作出時立即作出。(第一百二十四條收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被收養的子女與親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之間的權利義務消滅的,自幼撫養的子女與其親生父母的贍養糾紛收養關系,則子女有理由拒絕親生父母的要求。然而,當他們的父母年老體弱,不想謀生時,他們也可以說服子女在經濟上適當照顧他們的父母。我堅決不想也不能強迫他們。收養關系成立,但解除收養關系時,子女未成年的,自行恢復其與親生父母的權利和義務,或者雖已成年,但經協商恢復其與父母的權利和義務,則該子女有優先權贍養父母的義務。當時,如果父母主觀上想盡到自己的責任,但由于生活和一些不可克服的因素,無法贍養子女,他們就不忍把孩子送到別人家。這不是父母自己的錯,孩子不能以此為借口不履行贍養義務。根據《婚姻法》第21條的規定,應當為親生父母承擔部分生活費,這是特殊情況下權利義務一致原則的例外。根據《婚姻法》第2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傷害和歧視非婚生子女。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承擔子女的生活和教育費用,直至子女能夠獨立生活為止。”根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如果親生父母已經盡到贍養非婚生子女的義務,成年非婚生子女應當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相反,他們沒有責任。根據《婚姻法》第27條的規定,兩個階段之間不允許虐待或歧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表
2021-01-07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及糾紛有哪些
2021-01-06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房改后產權人是個人的公房,遇到拆遷補償款全部歸個人所有嗎
2021-01-19拆遷安置房有哪幾種類型
2021-03-13潮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2拆遷補償安置資金監管協議書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1宅基地上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02什么是還建房,還建房與商品房有哪些不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