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某一法律關系是否為雇傭法律關系,需要結合實體要件進行判斷。雇傭關系與合同關系有區別,法律責任也不同。法律責任不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勞動者和承包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自身損害的歸責原則不同。雇員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只有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的人身傷害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勞動者的故意行為造成的,才能免除責任。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承包人在完成工程過程中造成的損害,即原則上由承包人自行承擔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選擇有過失的,定作人應當根據自己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勞動關系與合同關系的區別一般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判斷:
1。勞動合同的目的是直接提供勞務,合同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如果工作的目的只是提供勞務,那就是就業;如果工作的目的是完成工作成果,提供勞務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種手段,那就是承包。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人身依附關系。雇員無權選擇如何安排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工作流程,雇主可以隨時干預雇員的工作;定作人和定作人之間存在合同關系。雙方自始至終都是平等的,沒有個人依戀。定作人有權決定如何安排工作,定作人無權干涉。
3。獎勵決定的依據和風險是不同的。在雇傭關系中,報酬的確定是以市場勞動力的價格結合相應的行業標準來確定的。薪酬一經確定,員工一般可以長期獲得穩定數額的薪酬而不存在損失風險;而合同的薪酬則是根據自身的技能或生產規模、原材料價格等確定的,有時薪酬與材料價格相結合,而承包商必須承擔潛在損失的風險。合同義務是否可以轉移是不同的。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不得將勞動義務轉移給他人,但必須親自履行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承包人可以將承包的工作交給第三人,也可以與他人合伙完成,也可以請幫工一起完成。
5。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選擇勞動者時,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技能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訂立勞動合同;在合同中,定作方選擇承包人的條件是承包人的技能、生產設備或者生產規模、信譽等能夠勝任本工程,承包人根據自己的技能或者現有條件,是否能夠完成本工程,訂立合同,以及能否獲得利益。
在此基礎上,梳理了為他人采伐林木是雇傭關系還是契約關系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實踐中,當事人之間的書面勞動合同很少,因此判斷一種法律關系是否屬于勞動法律關系,需要結合實體要件來判斷。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204201611424582
江蘇瑞鴻律師事務所
簡介:
高柔艷律師,畢業于蘇州大學,獲得法學與工商管理雙學位,中共黨員。法學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部分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 遺產該如何分配
2021-03-21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定
2021-01-23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