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該怎么進行商號權的轉讓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商號權的轉讓跟銷售貨物一樣,需要簽訂轉讓合同。商號權就是一個企業的商業名稱,需要注冊登記才能享有商號權,根據我國《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26條“企業變更名稱,應當向其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由此可知,商號權的轉讓需要進行變更登記。因此轉讓商號權主要經歷兩個過程:
1、簽訂及履行轉讓合同;
2、轉讓人和受讓人到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變更登記。
二、商號權的轉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轉讓原則。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我國跟大多數國家一樣,采取的是不得單獨轉讓原則。如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第2款規定:"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享有名稱權。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有權使用、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23條規定:"企業名稱可以隨企業或企業的一部分一并轉讓。企業的名稱只能轉讓給一戶企業。企業名稱的轉讓方與受讓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或者協議,報原登記主管機關核準。企業名稱轉讓后,轉讓方不得繼續使用已轉讓的企業名稱。"
2、競業禁止。商號與營業既然相合而同時轉讓,則轉讓人已將商號專有權及相關營業上的一切設置均轉讓給他人,因此不便再在相鄰區域內從事相同的營業。轉讓人因轉讓而取 得一定的經濟報酬,他自由營業的權利已因轉讓合同而受到束縛。假如法律允許其自由營業,不加地域和年限的限制,則對受讓人的利益造成不利的影響,并且其享 受的商號權并不能專門獨占的享有。因此,轉讓的效力不能使社會公眾所信服,亦不能維持商業秩序。
3、債權一并轉讓。債權債務的發生,是因為第三人深信原商事主體或原商事主體深信第三人而設定,此為普通的原則。只有商人之間相互信任而后相互資助,所以于法理、債務、債權 轉移時須得到債權或債務人的同意,方生轉讓的效力。當商號的轉讓涉及第三人的利益時,如果新商事主體在繼續沿用其商業名稱的情況下,對原商事主體由債權債 務的第三人可能會因為不知道商事主體已轉讓或變更而受其損害。因此,法律應當規定受讓人一同承受轉讓人的債權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委會構成職務侵占的主體嗎
2021-03-12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適用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4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