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權的侵權行為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 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 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 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 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 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 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 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二、著作權糾紛有哪些救濟途徑
權利人遇到版權糾紛可以通過以下四種途徑解決:
1、調解。雙方當事人可以請版權行政管理機關或版權代理機構或其它第三方作為調解人,按照自愿原則,通過協商,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2、行政投訴。侵權行為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侵權者除了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還可以由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
3、民事訴訟。作者或權利人的版權被侵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權利人應當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二年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仲裁。根據當事人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著作權糾紛包括著作權侵權糾紛和著作權合同糾紛兩大類。著作權人在遭遇侵權時可以向行政機關投訴,要求行政機關對侵權方進行處罰。也可以自行或聘請專業律師收集證據,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禮道歉,消除影響,進行賠償。當然,著作權人和侵權方雙方也可以私下達成和解,侵權方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后,方可正常使用作品。
侵犯著作權該如何起訴
著作權的人身權具有永久性嗎
軟件著作權申請表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法定解除情形需要提交辭職報告嗎
2021-01-25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大學生在校外自殺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8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