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定監護人是否有繼承權,取決于他是否屬于我國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是否為監護人與他是否具有法定繼承資格沒有必然聯系。根據我國《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第一個繼承人繼承,第二個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收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在本法中,父母包括有贍養關系的親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本法所稱兄弟姐妹,包括父母相同的兄弟姐妹、父母相同或者不同的兄弟姐妹、寄養的兄弟姐妹、有贍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盡贍養公公、婆婆義務的,視為第一繼承人。第二,什么是監護人?第一,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應由其父母擔任。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依次監護:①祖父母、祖父母;②成年兄弟姐妹;③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必須征得居委會同意,未成年人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經居民委員會同意,由下列人員依次為: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病房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3。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上述范圍內沒有近親、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近親屬之間對誰應當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有關單位或者組織可以調解指定監護人。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者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不能行使監護權的,可以將部分或者全部監護責任委托他人。受托監護人是受托監護人。在這種情況下,除另有規定外,法定監護人或者指定監護人對被監護人造成的損害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委托監護人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通過小編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監護人是否具備繼承資格,我們還需要看他是否具備繼承的條件。如果他不符合條件,他就不能繼承。以上均為律霸組織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員能作為公證當事人的代理人嗎
2021-03-24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醉駕吊銷駕照后多久能重考
2021-03-01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