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撫養費包括教育費。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一條規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的“撫養費”包括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上學是教育法規定的父母的法定義務按時接受和完成義務教育。既然法律規定子女教育是父母的法定義務,父母就應該為子女承擔必要的教育費用。在某些情況下,子女可以要求父母增加贍養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對子女生活費、教育費的約定或者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對父母一方提出超出約定或者判決原數額的合理要求。”必要時”在本條中應理解為,在下列情況下,子女可以要求父母增加贍養費:
1,原來的贍養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
2,由于孩子生病、上學等原因,實際需求已經超過原來的數量;
3、有其他正當理由增加。
家長應承擔的子女教育費用僅指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的一般費用。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條規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所稱“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仍在高中及以下的子女。孩子上大學的費用很高。考慮到各種實際情況,法律將他們仍在高中及以下學習的教育背景限定為父母的法定義務。孩子上大學的費用不必由父母支付。他們是否付錢完全取決于父母的意愿。即使孩子接受高中或以下教育,家長也需要支付普通教育費用。如果一方擅自允許其子女上一些昂貴的“貴族學校”和重點學校,而另一方不同意支付昂貴的學費或所謂的“擇校費”,則一方要求另一方支付這些費用的主張將不予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支付高中教育和其他特殊教育費用并不是絕對的。關鍵在于家長的態度。只要家長愿意出錢,法律就不會干涉。
兒童撫養費通常支付到18歲。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的具體意見》,撫養費的繳納期限一般在18周歲以下。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父母,其主要生活來源是勞動收入,能夠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停止支付托兒費。這一規定符合合法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概念。《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法律規定,只要子女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就應該依靠自己的收入在社會上養活自己,父母不再有撫養子女的法律義務。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魯巴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理解,維護費包括教育費,但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一些收費較高的學校應該繳納的費用就不應該被視為維護費。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和土地抵押能同時嗎
2020-11-30解除車輛抵押合同如何撤銷
2021-01-17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