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贈與合同的原則如下:
1。平等的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的規定,合同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充分協商一致的前提下,以平等的地位訂立合同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個方面:(1)合同各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無論所有制性質如何,無論單位規模和經濟實力如何,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2)合同中的平等權利和義務。當事人取得的財產、勞務或者工作成果與履行的義務大致相當;一方不得無償占用對方財產,侵害他人權益;禁止單位轉讓、無償分配。(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進行充分協商并達成協議,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不得凌駕于對方之上,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不得以脅迫、脅迫的方式訂立合同。2自愿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有依法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民事活動除法律有強制性規定外,還應當由當事人自愿約定。包括:第一,是否自愿簽訂合同;第二,自愿與誰簽訂合同;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愿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雙方可以自由約定違約責任,發生爭議時,雙方可以自愿選擇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
3。公平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的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要求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公平合理,包括:一是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二是合理風險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4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的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簽訂合同的全過程中誠實守信,不得有欺詐或者其他違背誠信的行為。
5。良好習慣的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良好風尚的原則。它主要包括以下內涵:第一,合同內容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精神和原則。第二,合同內容應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行為準則。
通過以上介紹,相信您對禮品合同的簽訂原則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復雜的情況,建議你可以到律霸網上咨詢律師,專業律師會提供幫助,滿足你的需求。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撤銷民政機關婚姻登記行為之后婚姻自始無效嗎
2021-01-04商標復審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7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行政處罰共同作案怎樣處罰
2020-12-14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