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贈與人在受贈人的欺騙下簽訂贈與合同的,贈與合同無效,贈與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下列合同: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訂立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當事人的變更請求。第一百八十六條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前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捐贈合同或者經公證的捐贈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其次,如果對贈與合同的任意性沒有限制,就意味著贈與合同沒有約束力,這對受贈人不公平,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也對社會道德產生了影響。因此,對贈與的撤銷應當有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贈與財產發生權利轉移的,贈與人不得擅自撤銷贈與。贈與財產的一部分已經交付,其權利已經轉移的,贈與的撤銷僅限于尚未交付,其權利尚未轉移的部分,以維護贈與合同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穩定。
2。贈與合同訂立后經公證的,贈與人不得擅自解除。捐贈合同簽訂后,當事人交由公證部門進行公證,這表明其捐贈意向的表達已經非常謹慎。因此,贈與人不得擅自解除經公證的贈與合同。無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是否經過公證,捐贈財產是否發生權利轉移,贈與人都不得解除具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捐贈合同。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捐贈,主要是指以救災、扶貧、助學為目的,或者以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用事業為目的的捐贈。這種贈與的公益性決定了贈與人不能任意撤銷贈與。由于當事人之間的道德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取消贈與,就不符合道德。因此,這種贈與不能被贈與人任意撤銷。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贈與人在受贈人的欺騙下簽訂贈與合同的,贈與合同無效,贈與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鑒定輕傷后程序怎么走
2021-02-26扭送與強制傳喚有區別嗎
2021-02-20集中采購目錄是誰確定公布
2021-02-03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放棄繼承權的決定可以自行撤銷嗎
2020-12-22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護士實習期間犯了錯誤誰來承擔
2021-03-15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