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辭職是否沒有經濟補償
以下例子都是工人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但雇主仍應向工人支付經濟補償。跟著小編去看它。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5。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免除其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10。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經濟補償計算基數中工資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本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薪,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勞動者的工資一般分為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實發工資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設定的基本工資,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
應付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提供正常工作時依法應當領取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
支付的工資是工人每月實際收到的工資。通常會扣除一些費用,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伙食費、租金等。工人實際收到的金額通常低于應付工資
基本工資只是工人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而實際支付的工資并不能真正反映勞動者的工資水平。例如,雇主不支付加班費和扣留工資等違法行為可能導致支付的工資低于工人的實際工資,這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