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使用其專利的行為。因為專利涉及專利發明創造的所有權和流通,影響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合法受讓人和被許可人的權益;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因此,中國法律嚴格控制專利侵權行為。因此,專利侵權的實施需要相應的法律責任。
I.侵權民事責任
專利法主要對專利侵權采取民事制裁措施。專利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在處理侵權行為時,主要是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制止侵權是防止繼續侵權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未經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侵犯專利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停止侵權。同時,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也可以要求采取預防措施,例如處置已生產的侵權產品。人民法院可以作出訴訟保全裁定,責令被告停止侵權行為,并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責令提供擔保等訴訟保全措施。專利權人證明侵權事實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專利侵權損害賠償應當貫徹公開原則,合理賠償專利權人因侵權遭受的實際損失?!秾@ā返诹畻l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規定》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對專利侵權賠償金額規定如下:
1。根據權利人遭受的損失確定,其計算依據為每項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
2。根據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計算依據為每種侵權產品的營業利潤或銷售利潤
3。上述兩項不能確定時,有專利許可費可參照的,參照專利許可費的1-3倍確定。如果不能提及專利許可費,或者提及專利許可費顯然不合理,法院可以裁定其在5000元至30萬元之間,最高可達50萬元。
此外,專利侵權不僅損害專利權人或利益相關者的經濟利益,還損害其商業信譽。因此,專利權人不僅可以要求賠償經濟損失,還可以采取措施恢復專利權人的商業信譽。根據中國專利法的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日是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的日期。也就是說,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專利權受到侵犯之日起兩年內,可以起訴侵權人。超過這一時限,法院將不予受理。侵權行政責任
中國專利法規定了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秘密、徇私舞弊等侵權行為的行政責任。此外,中國專利法還規定了侵犯發明人或設計人合法權益的行為的行政責任。其目的是維護科技人員和其他從事科學研究創造的人員的合法權益,保護和激發他們的發明創造熱情。此外,2000年《專利法》還增加了一條,作為第59條:“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或者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專利工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边@樣,專利行政機關就可以依法主動打擊假冒專利的違法行為。這對于維護專利聲譽,更好地發揮專利制度的作用,加強市場經濟條件下專利管理機構的執法職能,維護消費者和公眾的利益,確保專利制度的健康發展
根據中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主要受到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受到刑事制裁。因為侵權不僅涉及專利權人的財產權,還涉及公共利益。對侵犯公共利益的行為最有效的制裁是刑事制裁。中國專利法規定了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秘密和徇私舞弊的刑事責任,分別在專利法第58條、第64條和第67條中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是指非專利權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在其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人工標注專利權人的專利標志或者專利號,冒充專利權人的專利產品,混淆真偽,以次充好,在市場上銷售的行為。中國專利法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先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專利,并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委托國務院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規定這種申請和審查程序的目的是為了保守國家秘密。違反法律規定,擅自在外國申請專利,泄露國家秘密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比照刑法以泄露國家秘密罪處罰。徇私舞弊,是指在受理和批準專利申請的過程中,明知不符合授予專利權的條件而授予專利權、明知符合授予專利權的條件而駁回申請、剽竊申請人技術的行為,或者接受申請人委托辦理專利事務,或者處理專利糾紛。執法和司法人員的徇私舞弊行為不僅給直接受害人造成損害,而且阻礙國家法律的實施,損害法制尊嚴。因此,必須堅決制止和依法懲處侵犯專利權有三個方面: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專利權人應當注意,他應當在知道自己受到侵犯后兩年內提起訴訟。如果他錯過了時間,法律將不會接受。但是,由于專利糾紛比較復雜,如果專利權人有相關問題,建議找一位專業的專利律師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宿舍洗澡摔傷算工傷嗎
2021-03-01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有哪些
2020-12-21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用假身份證被辭退單位同樣要賠償
2020-11-21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