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權合理使用有哪些前提條件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 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二、設置合理使用制度,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慮:
1、降低交易成本
如果著作權法要求使用者在使用他人的作品之前,都必須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則使用者可能放棄使用該作品,因為這會增加使用者的交易成本,例如尋找著作權人、聯系著作權人、進行許可談判、支付許可費等,如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獲取著作權許可,還不如放棄使用該作品。
2、避免損害創作自由
大多數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以某種形式利用在先的作品,如果賦予過強的著作權保護,又會增加后來者創作作品的成本,從而損害后來者創作作品的自由和積極性,不利于新作品的創作。
3、明確默示許可方式
很多情況下,合理使用行為對著作權人的實際利益影響很小,甚至還會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有的人創作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例如對期刊論文引用的次數,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學術影響力。
按照《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著作權法的的合理使用包括十二種情況。在作品合理使用中,使用人不需要經過作者同意,也不用向其支付報酬,其不構成侵權行為。設立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要體現公平和效率,既要維護作者的合法利益,又要保證其他人有效的使用作品,總之,要滿足各方需求。
軟件著作權如何轉讓?
軟件著作權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相關辦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政策認定標準
2021-01-22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