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通過不與工人簽訂書面合同來避免該單位的責任首先,未能簽訂合同并不能免除雇主為雇員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費的義務P>
根據法律規定,只要用人單位有勞動行為并與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即使未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仍享有上述規定的權利,單位也有勞動法規定的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如果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單位終止或解散(解雇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雙方未簽署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應當追加經濟補償金。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當勞動合同到期時,雇主和工人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雇員可以隨時且不承擔任何違約或賠償責任,員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30天書面通知本單位,否則屬于非法解除勞動合同,給本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應當提前承擔違約責任的,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不與員工合作,員工不僅可以隨時終止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向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責任。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的商業秘密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然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之一。如果沒有保密條款或保密協議來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則該單位將難以證明哪些是商業秘密,以及是否對其聲稱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因此可能不會被視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未簽訂勞動合同給職工造成損失的,故意拖延簽訂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后未及時續簽勞動合同)的,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還應當支付額外賠償費用的25%。勞動行政部門也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施加行政處罰等。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如果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核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該單位改正并處以罰款。用人單位認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就可以免除其責任是錯誤的。只要勞動者與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就應當對勞動者負責。如果本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本單位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是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呢
2021-01-01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