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由此可見,追究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具有因果關系的必要條件:一是勞動者違反法定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或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二是勞動者的上述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那么,在實踐中,如何掌握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這是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如何界定和調查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等等,本文結合《勞動法》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是指勞動合同解除后,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因某種原因提前終止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在完全執行之前結束。解除勞動合同是勞動者享有的一項權利,但必須依法行使,否則將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法》,有兩種情況下,工人可以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I)隨時通知雇主終止勞動合同。具體條件是:(1)在試用期內;(2)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3)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本規定的實際目的是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的弱勢地位,體現勞動者自主擇業的權利。因此,不存在終止勞動合同的額外條件或障礙。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上述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不承擔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二)提前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如果是這樣,根據《勞動法》第102條,勞動者不承擔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在這方面,對現行相關政策的解釋不一致第一種解釋: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批復》指出,通知勞動者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雇主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超過30日后,勞動者提出與用人單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第二種解釋:《勞動部關于企業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指出,如果一方未經雙方協商一致終止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任務尚未完成,給另一方造成損失,第三種解釋: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依照《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違約賠償辦法》(以下簡稱《賠償辦法》)承擔賠償責任,顯然,第一種解釋以《勞動法》第三十一條為勞動者提前提出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但從后兩種解釋來看,勞動者提出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不僅應當符合《勞動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而且應當受勞動合同具體內容的約束。否則,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筆者認為,在實踐中,應當根據后兩種解釋掌握勞動者提出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原因是:
1。從《勞動法》第31條的內容來看,“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只是對勞動者提出終止勞動合同的期限和形式的說明,而不是表達“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充分條件。《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義務。”勞動者提前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遵守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工作任務、保密事項等條款,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如果一個工人為了“換工作”而無視合同的規定,在30天后遞交書面通知并說再見,這肯定會給原單位帶來人力資源和財富的“損失”,不利于人才的合法有序流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