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2007年3月,余(男)和何(女)相識,同年5月登記結婚。他們同意按照農村習俗在農歷十二月十六日舉行婚禮。郁對何表現出極大的愛和關懷,但在婚姻即將結束時,郁仍然很頑皮,缺乏強烈的責任感。因此,他要求余同意婚前財產分割,并寫一份保證書,說明如果有一天余提出離婚,余婚前房屋和其他資產的一半將歸劉鶴所有。結婚后,余經常在外面玩到深夜才回家。他多次試圖說服他,但無濟于事,這加劇了雙方之間的沖突,導致了頻繁的爭吵,逐漸削弱了婚姻關系。2012年6月,余向法院提出離婚。庭審中,何出示了財產分割協議和余的擔保函,并請求法院予以確認。關于保函的效力,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分歧意見
在處理此案時,有三個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保函違反了民法原則,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據信,俞婚前出具的擔保書僅就其婚前財產達成協議,而對何的財產沒有類似規定。這對俞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屬于民法中的明顯不公平范疇,是一種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因此,余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保函
第二種意見認為,保函類似于具有終止條件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離婚是贈與合同的終止條件。如果不符合條件,贈與合同將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余可以在雙方離婚前撤銷對何財產的贈與。由于余寫了一封保證書,承諾何將來結婚并共同生活,如果他們離婚,余與何共同生活的初衷將化為泡影,余應該能夠撤銷何的財產贈與。因此,此時擔保函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三種意見認為,擔保函是夫妻雙方就婚前財產達成的協議,是雙方意愿的真實表達,應受法律保護。因此,擔保函具有法律效力分析
作者同意第三種意見,原因如下:
>1。我國婚姻法規定的夫妻財產制度包括法定夫妻共同財產制度和約定夫妻共同財產制。對于約定的婚姻財產制度,根據中國《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和婚前財產分別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單獨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由此可見,夫妻之間的財產所有權可以通過協議確定,其主要特征是遵循法律規定。在此前提下,夫妻之間表達了真實的意圖。在這種情況下,余和何在婚前寫了一份保證書,就財產所有權達成了一定的協議,這屬于婚姻財產制度的內容,受法律保護。因此,保函具有法律效力。雖然法律沒有要求約定的財產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但本案擔保函的實質是一份書面協議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處理離婚案件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一條規定,“規避法律的夫妻財產協議無效”。這一司法解釋的規定成為人們反對該擔保有效性的突破口,正如上述第一種觀點所述,簽署該擔保對余不公平,構成可撤銷的法律行為,余有權撤銷該擔保。但實際上,余在撰寫擔保函之前有權選擇。他可以選擇不寫擔保函,也可以選擇不嫁給何。俞知道寫不寫擔保函對他有很大的好處,但最終,他選擇寫擔保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婚姻利益,但放棄了不寫。因此,俞是自愿的,所以沒有不公平的事情。其次,保證書中約定財產平均分割的前提是余先提出離婚。因此,何先生要求余先生不提出離婚并沒有違反法律規定。因此,可以確定本協議合法有效,余先生不能要求撤銷。最后,本擔保函只是關于離婚后如何處理雙方財產的協議,而不是關于因滿足終止條件而最終歸還贈與財產的規定,因此不能等同于一般贈與合同。總之,本擔保是雙方在法律范圍內,基于自愿同意,就婚前財產達成的協議,是合法有效的行為。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配偶雙方約定的財產制度最終將與法定財產制度同等重要。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我們應該從自愿和平等的原則出發,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體現法律在最大限度地保護當事人財產權益方面的重要價值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夫妻一方婚前財產;(2) 一方因身體傷害獲得的醫療賠償和傷殘生活津貼;(3) 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的僅屬于丈夫或妻子的財產;(4) 一方專屬日用品;(5) 其他應當屬于一方的財產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分別、共同或者部分分別、共同所有。協議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協議或者協議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夫妻雙方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和婚前財產達成的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夫妻雙方約定婚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彼此所有,第三人知道該協議的,應當以夫妻雙方所有的財產清償一方的債務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非撫養方可以頻繁探望子女嗎
2020-11-10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