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機關的規定設置帳簿,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全國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予以拒絕,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錄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應當予以退回,并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予以更正和補充。”《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支付貨款時,應當向收款人取得發票,第二十二條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三條規定:“納稅人申報的扣除額應當真實、合法”
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企業所得稅管理若干問題的意見》(國稅發[2005]50號)規定,“不能提供真實、合法、有效證據的費用,不得稅前扣除”。所謂合法有效憑證,是指內容和方法符合有關稅收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的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其中,合法原件包括加蓋稅務機關監制章的發票、經省級稅務機關批準但未加蓋發票監制章的專業發票、財政部門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據等,經財政、稅務部門批準的其他文件。
只有具備以下“三個特征”的發票才是合法有效的。
1。合法有效的發票是指:
(1)合法性。
發票的開立受法律、行政法規的約束。它受稅務機關法制管理機關的統一監督。依法印制使用的發票是財政收支的合法憑證。任何人都不能無緣無故地拒絕接受。其流通和傳播受法律保護。
私印、私購、私盜、私搶、私開、私借發票屬于違法行為;弄虛作假開具發票屬于違法行為;擅自以其他票據代替發票、擴大專業發票使用范圍屬于違法行為;收受“白票”(又稱白票)等非法憑證進行支付和錄入是違法的。這些都是違反發票管理規定的行為。只有依法印制、領用、購買、開具、取得的發票,才是合法的。(2)真實性。
是指使用票證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實、客觀地從客觀事實上記錄經濟業務,并對承兌的發票嚴格把關,保證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偽造、變造的發票違反真實性的性質,不能反映經濟經營活動的原貌。(3) 及時性。發票必須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開具。不得擅自提前、滯后開具發票,不得人為調整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2。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包括:原始憑證名稱、填表日期、編號、填表受理單位名稱、經濟業務基本內容、有關人員簽名等,等。原始憑證填寫的內容和數字必須真實可靠,內容填寫正確完整,字跡簡潔,字跡清晰,金額符合規定,原始憑證必須經有關部門和經辦人員簽字蓋章,所記錄的經濟業務必須符合國家政策、法令、制度和批準的預算的合法有效證明。
根據來源,原始單據可分為外部原始單據(如采購貨物時從賣方取得的發票)和自制原始單據(如工資單、領料單等)。記賬憑證是會計人員根據經濟業務內容,根據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進行分類整理,確定會計分錄,登記賬簿的憑證。記賬憑證的基本內容包括:填制單位名稱、憑證名稱、編號、填制日期、經濟業務內容匯總表、會計科目、所附原始憑證份數、制證、審核、記賬有關人員簽名或蓋章。記賬憑證的填寫要求與原始憑證基本一致。無論是哪種憑證,都要連續編號備查。三是“合法有效證明”的具體形式1。向中國境內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其生產、銷售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發生在一般生產經營領域,屬于營業稅或者增值稅范圍的,開具的發票是唯一合法有效的憑證。例如,通過法院拍賣取得的房地產,出賣人還應當依法開具發票作為合法的納稅憑證。
2。對不屬于正常生產經營領域,但支付給我國境內行政事業單位的,由上述事業單位收取并列入國家或省級財政、稅務部門免征清單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應提供財政收據其出具的憑證是合法有效的憑證。例如,公路管理部門收取的養路費及其出具的行政業務回執等都是法律文書。
3。支付給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購貨款,以上述單位或者個人簽署的收據為合法有效的憑證;支付給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非購貨款,納稅人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售匯付匯證明是合法有效的證明。稅務機關對境外單位或者個人取得的有關納稅的發票、證明有疑問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或者注冊會計師的確認證明,經稅務機關審核,方可作為合法的會計憑證。
4。國家稅務總局或者省、地稅務局確認的其他合法有效證件。例如,企業發生財產特別損失或評估損失時,應當將相應稅務機關確認后出具的納稅證明作為合法有效的證明。其他符合相關稅收政策的會計憑證。如企業向職工支付費用時,應根據職工工資支付表(由收款人或銀行支付憑證簽字)和勞動合同進行確認。另外,在無法取得正式發票的客觀條件下,結合實際情況,將支付給個人的青苗補償費等相關收據、收款憑證作為企業入戶憑證,并結合相關證明材料,收款人的收款收據可以確認為合法憑證。使用非合法有效憑證的法律責任。
2。如果企業使用非法憑證,就要納稅并收取滯納金,這將增加企業的負擔。企業違反發票管理法律、法規,致使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不繳、少繳、騙取稅款的,由稅務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少繳、少繳、騙取稅款一倍以下的罰款。被認定為偷稅漏稅的,處偷稅漏稅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你還遇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老板拖欠工資超過1年員工還可以追討嗎
2020-12-04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