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現分述如下:
1、公民的作品。
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公民終生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從創作完成之日起,截止于公民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公民之間的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一個創作人死亡之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2、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
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沒有發表的,不再享有保護期。
3、電影作品和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獲取報酬的權利,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之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不再享有保護期。
4、出版者享有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保護期為十年,截止于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有三種類型的作品不受法律保護。
第一種是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
第二種是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用于《著作權法》的作品。它們包括下列作品:
(1)法律、法規,國家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極其官方正式譯文;
(2)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
(3)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三種是超過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限的作品。
創作作品比較多的應該是公民了,當然法人和其他組織也有創作的時候。針對不同主體創作出來的作品,在對作品財產權的保護期限上要求不同。而要是對作品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依法其保護期是不受限制,不過在對著作財產權的保護上,最多也就是作者死亡之后的50年。
侵犯著作財產權怎么處理?
著作財產權和著作人身權有什么區別
著作權人身權和財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征地賠償標準規定是什么
2021-01-21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舊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5拆遷安置房如何分房子
2021-02-21沒有土地使用證拆遷補償款會發放嗎
2021-03-04集資房沒有房產證拆遷可否得到賠償
2020-12-19在征地拆遷的過程中哪些是戶口賠償
2020-11-10什么是養路費
2020-11-14拆遷安置房政策有哪些
2020-12-28拆遷拿不到賠償標準怎么處理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