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能否取保候審可以取保候審。
1。取保候審符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由于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生理發育階段,個性尚未完全形成,其犯罪具有一定的突發性和偶然性,特別是在第一次犯罪行為發生后,更是神經緊張。無論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還是為了實現教育、感化、挽救青少年的目的,都應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不拘留原則為出發點。未成年人監護制度可以為取保候審提供有效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說,青少年犯罪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失敗。不僅是未成年人本人,還有未成年人的父母。未成年人案件審理的目的是使未成年人適應和回歸社會,這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幫助。相關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一)可以判處管制,拘留或者單獨適用附加刑。(二)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取保候審的婦女,不產生社會危險;(三)重病、不能自理、懷孕、哺乳的被取保候審的婦女,不產生社會危險;
(4)在羈押期滿、案件尚未結案的情況下,被取保候審的婦女不會造成社會危險。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第五十二條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本法所稱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的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年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死亡罪、強奸罪、搶劫罪、販毒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16周歲而不受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監護人給予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押。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解釋的關于未成年人犯罪保釋的法律規定。通過以上介紹,未成年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后可以取保候審,但有取保候審的相關條件。只有遵守這些條件,他們才能獲得保釋。我希望你能說清楚。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