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指發包人(建設單位)與承包人(施工單位)為完成約定的建設工程,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施工合同,建設單位應當完成建設單位交辦的施工任務,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支付工程價款。
在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施工單位的分公司、項目部或項目經理經常簽訂一些合同,如物資供應合同、勞動合同、設備租賃合同等,等。這些合同是否有效,以及由誰承擔這些合同引起的法律責任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合同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主體平等的組織之間訂立的協議,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合同法》對其他組織是什么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其他組織是指依法成立,具有一定組織和財產,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組織具有法人資格,包括:(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伙企業;(三)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四)經民政部門批準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五)依法設立并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分支機構;(6) 中國人民銀行和各專業銀行在各地的分支機構;(七)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機構;(八)經批準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九)符合本條規定的其他組織。
根據上述規定,依法設立并獲得許可的分支機構簽訂的合同在總行授權范圍內合法有效。但根據《公司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分公司雖然應當在總公司授權范圍內簽訂合同,但一旦分公司簽訂合同,分公司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超出總行授權的合同,并不意味著合同必須無效,除非簽訂合同的對方明確知道分公司仍與其簽訂合同。由于總行與分公司之間的授權范圍僅對總行和分公司具有約束力,不能與第三方進行善意對抗。項目部、施工單位項目部或施工單位工程部(工程隊)簽訂的合同,往往有項目部的印章(有的是項目部的技術專用章)。由于項目部、工程部是建設單位的職能部門,不屬于上述法律規定的“其他組織”,因此嚴格從法律角度看,此類合同無效,除非項目部和工程部(工程隊)在簽訂合同時有建設單位的明確授權或事后得到建設單位的批準。但在司法實踐中,這類合同往往因符合合同法規定的表見代理而被認定為有效合同。《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不具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委托人名義訂立合同,對方有理由相信行為人具有代理權的,因此,合同相對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理由相信項目部有代理權的,該合同即為有效合同,由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由施工單位承擔。
3。項目經理/實際施工單位簽訂的合同
這種合同還有一種情況,即合同由項目經理或實際施工單位簽訂,合同上既沒有公章,也沒有項目部印章,只有項目經理或實際施工人員簽字。這種合同的效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定:一是如果項目經理是施工單位的員工,那么這種行為一般認定為職務行為。對于職務行為,建設單位作為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責任。第二,如果項目經理不是單位的員工,他實際上是項目的實際施工人員。在司法實踐中,由于表見代理在法律上的確立,這類合同被普遍認定為有效合同。根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十二條規定:“承包人的項目部、項目經理以承包人的名義訂立合同,債權人要求承包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承包人有證據證明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項目部或者項目經理,除非項目經理沒有代理權。”
對于實際承包人簽訂合同,雖然司法實踐中普遍認為設立表見代理,但在理論上仍存在爭議。由于實際建造人只附屬于施工單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最終由實際建造人承擔,因此實際建造人是一個獨立的身份,其行為并不代表施工單位,實質上也不是一種代理人行為或表面代理人;因為無論是代理行為還是表面代理,最終的民事責任都應該由委托人即建設單位承擔。實際施工人的這種特殊身份,往往是合同相對人在簽訂合同時掌握的,也知道合同的實際權利和義務是由實際施工人承擔的。但在訴訟中,合同相對人往往以其為實際施工人為由,主張設立合同簽訂和履行的表見代理機構,這是一種法律矛盾,值得商榷。(2) 對于未辦理相關手續而簽訂的施工合同的效力問題,目前司法實踐和地方法院對此問題有不同的規定。
1。上訴人**前鋒水泥廠與被上訴人、中國**港口建設總公司衡陽建設公司、中國機場建設總公司之間的施工合同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認為,雙方在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時,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認定合同無效。根據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民事審判庭《關于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若干疑難問題的若干意見》第二條規定,建設單位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者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未與建設單位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合同視為無效;但在一審法院辯論終結前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經主管部門核實工程竣工的,可以視為有效。建設單位未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或者施工許可證的,不影響建設合同的效力。”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適用法律的指導意見》第七條規定:“發包人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未與承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的,合同無效。但在起訴前取得規劃許可證的,合同視為有效。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定超規模建設的,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在起訴前辦妥手續的,視為合同有效。”4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合同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條規定:“在人民法院受理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一方當事人主張共同承擔責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嗎
2020-11-09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出軌離婚賠償怎么算
2020-12-28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荒山承包年限
2020-11-07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一政策
2020-12-25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舊房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是一樣的嗎,應當如何補償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