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司法》中的股份平等原則,每一股份的權益是平等的,小股東根據所持股份也享有與大股東相同的權利,包括自利權和共同利益權。然而,在公司的實際經營中,由于中小股東較為分散,持股較少,對公司經營決策影響不大,其股東權益往往更容易受到侵害。
大股東可以對公司機關施加控制影響,大股東往往同時是公司機關的核心成員。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大股東、公司機關甚至中介機構可能相互勾結,進行內幕交易、關聯交易、虛假披露信息等侵害公司或小股東利益的行為,并可以利用公司資源保護自己因此,中小股東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一般來說,侵害中小股東權益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大股東。根據《公司法》規定的資本多數決原則,股東在股東大會上的表決權與其所持股份成正比。他們持有的股份越多,投票權就越大。這樣,大股東就可以通過股東大會的決議,將自己的意志提升到公司的意志上來,這可能損害公司或小股東基于自身利益的利益。二是來自公司董事、監事和經理。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和其他成員受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委托,對公司履行經營管理或者監督職責,對公司負有良好管理和忠誠的義務。如果他們違反了自己的義務,就會損害公司的利益,間接損害股東的利益。除上述兩個方面外,行政機關執法不公或履行執法職責失職,中介機構不當履行職責,都可能對中小股東權益造成損害。由于大股東可以對公司施加控制,有時大股東也是公司的核心成員(如董事長、總經理等),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大股東,公司主管部門甚至中介機構可能相互勾結,侵害公司或少數股東的利益,如內幕交易、關聯交易、虛假披露信息等,可以調動我們應該用公司的資源保護自己,從而使中小股東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正因為如此,中小股東權益的特殊保護成為各國(地區)公司法中股東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同時,上市公司的小股東往往是證券市場的中小投資者。證券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內容也是中小股東保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手段。此外,作為一部特殊的民法,中小股東也可以參照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作為保護自身權益的手段。
各國(地區)關于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理論基礎有很多學說。可以概括為:大股東對股東大會決議進行表決時的誠實義務和將公司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義務;公司董事及其他成員基于其與公司的委任關系而負有的忠誠和良好管理的義務。這些義務植根于民法的誠實信用原則。為防止大股東或董事違反上述義務,損害公司或小股東的權益,各國(地區)法律規定了保護小股東的相關制度和措施。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集體清償程序可否行使別除權
2020-12-01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