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東資格確認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我國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確認訴訟是否適用訴訟時效制度沒有明確規定。股東資格確認糾紛的訴訟時效一般為兩年。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分期繳納出資。不分期繳納出資的,可以設立公司,不繳納出資的,仍可以取得股東資格。也就是說,股東出資與股東資格可以分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以下簡稱《公司法解釋(三)】也規定了公司股東瑕疵出資的民事責任,并進一步明確了符合股東資格和股權外觀的,即使股東違反出資義務,也應當確認股東資格。《公司法解釋》第二十三條還規定,當事人之間發生股權歸屬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股權的,應當證明下列事實之一:已依法向公司繳納或者認繳出資,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以其他形式轉讓或者繼承公司股權,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根據該條規定,股權歸屬發生爭議時,當事人應當提供實質性證據,證明其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也就是說,通過出資、認購、轉讓等方式,依法取得原股權或者連續股權。
根據《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上述規定的精神,公司股東必須符合實質性和形式性要求,才能取得完整的股東資格和權利。實質要件是出資,形式要件是股東出資的記載和證明,即公司章程記載、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不僅發生在股東之間或股東與公司之間,而且發生在公司債權人要求股東承擔有限責任以外的其他民事責任時。《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強調,股權收購形式要件的意義在于保護股東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對于公司內部關系而言,實際出資是股東對公司最重要的義務。因此,對于股東資格確認訴訟,首先要區分當事人爭議的法律關系性質是屬于公司內部法律關系還是股東與公司外第三人的外部法律關系,進而確定相應的審查標準:在涉及股東與公司外第三人之間外部關系的訴訟中,應貫徹外觀原則,保護公司利益,保護善意第三人行為的效力有賴于公司章程的簽訂、公司登記機關的登記、公司股東名冊的記載;當公司股東之間因股權歸屬發生糾紛時,應注意股權收購的實質要件,即是否存在股權收購是否實際出資,是否持有出資證明書,是否行使和享有股東的權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社會團體能否強行變更法人
2020-12-11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房產證影印件能做抵押物嗎
2020-11-21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成都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