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作權糾紛案件(一)原告著作權的證據,如:作品的原稿和原件、創作作品的證明材料、著作權轉讓或者許可合同等;(二)被告侵權的證據,如侵權復制品、銷售侵權復制品的發票等,(一)原告有證據證明某項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如該秘密的研究開發和形成的資料、轉讓該秘密的合同等;(二)未經原告許可,被告非法獲取,泄露、使用商業秘密或者技術秘密的證據,如:未經原告許可,擅自接觸秘密證明材料的;賄賂原告工作人員泄露秘密證據。技術合同糾紛案件
書面合同、與合同有關的技術資料、可行性研究報告、技術評估報告、工程任務書和計劃、技術標準和規范、原始設計和工藝文件、技術圖紙、相關技術表格和資料照片,(一)權利證明,如專利證書、專利申請文件、實用新型專利權人,應當提供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檢索報告;(二)侵權證明,如: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產品、侵權行為、侵權行為、侵權行為、侵權行為等,侵權人與他人之間的訂貨合同或轉讓合同、侵權產品的銷售發票、侵權產品的說明書、技術比較文件等
(1)原告商標權的證據,如商標注冊證、使用該商標的商品等,(二)被告的侵權證明,如侵權產品及其數量、利潤、侵權產品的銷售發票等,第二,哪些法院有管轄權。因侵權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銷售、進口被指控侵犯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二)實施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地點,以及實施專利方法使用、承諾銷售行為的地點,銷售和進口按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是進行的(3)制造地,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四)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發生地;(五)發生商標專用權糾紛時,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侵權行為地、侵權貨物存放地、查封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著作權糾紛案件,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存放或者查封侵權復制品的場所,(四)計算機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由侵權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地包括網絡服務器所在地,計算機終端等設備設在侵權地人民法院,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由被告住所地管轄第三,知識產權案件一般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專利糾紛的第一審案件由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自治區、直轄市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為被告的專利行政案件,由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北京法院商標糾紛的一審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在較大的城市作出一至二級裁定,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審商標民事糾紛案件。對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的復審決定或者裁定不服的,由人民法院管轄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著作權糾紛案件由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管轄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干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一審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管轄的實際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確定若干基層人民法院受理不正當競爭民事一審案件,批準審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受理知識產權特別案件(1)高等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訴訟標的金額在2億元以上,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訴訟數額超過1億元,一方住所不在管轄范圍內,或者涉外涉及香港的;澳門和臺灣地區(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上述標準以下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除應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外
(3)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權利人可以管轄訴訟標的物金額在5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第一審一般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訴訟標的金額在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當事人住所地在上、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具體標準由上級人民法院確定并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追究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0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土地轉讓的補償有哪些
2020-12-13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1房屋拆遷中,收到評估報告補償就成定數了嗎
2021-01-24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呢
2020-12-19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可以提高嗎
2020-12-11拆遷收入如何計算繳納營業稅
2020-11-27房屋拆遷補償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1蘇州地區公房拆遷補償比例
2021-01-06政府以10年前的航拍圖認定違建是否合理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