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資格是投資者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確認包括實際出資額、股權轉讓合同、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等,在確認股東資格時應考慮諸多因素。在具體案件的事實證據審查中,應當根據具體民事行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選擇股東資格的認定標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具有法人性質的法人實體,因此股東資格的取得必須得到其他股東即公司的整體承認。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權益對應的財產權利。公司章程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同意股東的繼承人可以直接繼承已故股東的股東資格的,法院應當在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作出確認股東資格的判決,第三,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國有企業劃撥的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由股東直接出資,國有企業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國家土地管理部門審查評估。國有企業以土地使用權作為股東資本劃撥的,申請人應當向國家土地管理部門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并將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價值折合為權益性基金,方可作為股東的出資出資額,是否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應作為確定出資額的標準第四,有限責任公司的職工能否按照我國現行有關政策退股,持股職工在本質上具有股東身份。持股職工與職工持股會、股東代表、工會建立信托契約關系,通過股東代表、職工持股會、工會間接行使股東權利。實質上,持有股份的職工要求公司返還股本,將與股東承擔同樣的法律后果。根據《公司法通則》,公司登記后,股東不得抽回出資,持有股份的職工應當通過轉讓出資或者回購公司的方式收回出資
(5)股權轉讓價款未經公司確認或者注銷,已實際交付并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股權轉讓變更登記,股權受讓人能否向股權轉讓人主張解除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后,股權受讓人已支付股權轉讓價款,轉讓后,公司未辦理股權確認或者變更登記的,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因此,股權受讓人對公司的收益權無法實現,股權受讓人只能按照《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九十四條的規定支付股權轉讓款,才有權請求解除或者解除股權轉讓合同。在這類訴訟中,舉證責任應由股權受讓人承擔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出質意味著什么
2021-01-18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第三方支付的各方主體都有誰
2021-01-03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連帶責任一般賠償比例
2020-11-26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