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結構是指每個股東在公司總股本中所占的比例。合理的股權結構有利于權力制衡和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與以下五個因素有關
首先,政府同意向管理層和員工出售多少股權。在競爭領域,向管理層和員工出售國有股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股權多元化是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投資者單一、國有股比例過高的問題,影響了國有資本對社會資本的控制和帶動作用,影響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股權多元化有利于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除少數必須由國家壟斷的企業外,要積極發展多投資者公司。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除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的企業外,要積極推進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根據深圳地方政策,進一步放寬職工持股行業,取消國有資本退出企業持股比例限制第二,管理層和職工購買力。購買力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自有資金用于投資的數額,二是借債購買國有股權的可能性。購買力關系到管理層和員工對企業的信心。如果他們有信心,他們愿意購買第三,政府的優惠政策。例如,政府規定可以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可以貼現,全民所有制的解除可以給予補償第四,其他投資者參與股市。除管理層和員工外,其他戰略投資者可能參與國有企業重組,其參與程度將影響公司股權結構第五,是否設立國有優先股。優先股通常具有利潤分配和剩余資產分配的特權,因此其投資風險遠小于普通股。但由于優先股的表決權有限,控制公司的能力遠弱于普通股。優先股股東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無表決權或有限表決權。股息按普通股股利發放前預先約定的固定股息率收取。公司清算時,剩余財產先于普通股取得。將部分國有股設定為優先股有利于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安全,優先股的設定將影響表決權的股權結構。享有平等權利和不受差別待遇的股份為普通股。普通股無一例外地含有股東對公司事務的表決權。因此,普通股的數量表明了控制公司的實力。優先股與普通股的區別主要在于股東承擔風險的能力、對公司的控制能力和受益于公司的能力不同根據深圳市的地方政策,職工持股公司的國有股可以是優先股,在保證國有股分配權的前提下,不參與企業的決策和生產經營。優先股股東享有所有者資產的受益權,不享有或限制重大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國有股東可以通過優先股放棄主要決策權和選擇管理者的權利,從而獲得優先股優先于普通股的分紅權和清算中公司的剩余產權。這些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規定,除了上述管理層和員工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外,股權結構還包括不同級別管理層和員工之間的股權比例。對此,經驗告訴我們,要根據企業的特殊性,按照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原則,在自愿的基礎上,作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制度安排,第二,資金來源:管理層和員工自籌資金;銀行貸款;信托公司委托貸款;其他股東借款;戰略伙伴融資;MBO私募基金融資;企業公益金結余的轉借;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的股份轉換;工資基金結余的數量貢獻;凈資產增加獎勵;人力資本入股等不同地區的優惠政策對股權結構和資本來源的影響不同。優惠政策有分期付款的;一次性付款折扣;公益金轉貸;工資基金結余的數量貢獻;扣除凈資產;取消全民所有制的身份補償;第三,工商登記持股形式公司在實施管理和職工持股時,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工商登記持股形式。首先,自然人直接持股。職工以自然人身份直接持有股權的,由持有股權的職工依照《公司法》的規定獨立行使股東的權利和義務。本辦法適用于股東人數在50人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也適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職工股東較多的公司,通過設立表決權,可以解決職工怠于行使表決權的問題和表決權分散可能造成的工商登記障礙代理權和表決權信托機制。公司章程可以規定表決權代理機制根據《公司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股東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東大會,代理人應當向公司提交授權委托書,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表決權。公司章程可以對代理人的資格、授權委托書的期限和代理權的行使作出規定。由于我國法律對職工持股制度沒有規定,各省市在企業改制的相關文件中只對職工持股制度作了一些規定,但并不統一。多數被界定為社團法人,但民政部拒絕登記,因此其法律地位無法確定第三,工會間接持股。公司以工會協會法人名義持有股份的,公司工會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先行登記為法人,經批準登記后取得法人資格。第四,信托公司間接持股。在工商登記中,名義股權歸受托人所有,實質股權歸委托人所有。受托人與委托人簽訂信托合同,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的意愿,為委托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股東表決權。由于公司的管理完全依賴于受托人,因此選擇一個素質好、管理能力強的受托人非常重要第五,投資公司持有間接股權。投資公司由持股職工和間接持股職工共同出資設立。自然人可以是投資公司的股東。投資公司是以自有資產投資,以投資為主要業務的公司。與金融信托投資公司不同,《公司法》對投資公司的形式進行了肯定,應允許投資公司的設立。設立投資公司不需要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投資公司持有股份的,投資公司作為改制企業的法人股東,應當依照《公司法》的規定行使權利,承擔義務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法院什么時候給舉證期限
2021-02-08什么叫涉外婚姻登記
2020-12-19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主債務分期履行情況下的保證期間的起算
2021-03-25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別人盜取個人隱私可以報警嗎
2021-02-08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