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如何保護網絡著作權我國網絡著作權保護法律制度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1。《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過錯責任》根據《互聯網著作權解釋》第四條的規定,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通過互聯網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或者著作權人給予有確鑿證據的警告后,未采取刪除侵權內容等措施消除侵權后果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網民與網民的共同侵權責任,《網絡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第五條規定,著作權人發現網絡傳播的內容侵犯著作權的,向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或者其委托的其他機構(以下簡稱“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發出通知后,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并將著作權人的通知保存6個月。《辦法》第七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根據著作權人的通知刪除相關內容的,互聯網內容提供者可以向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和著作權人發出反通知,聲明刪除的內容不侵犯著作權。反通知發出后,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可以恢復刪除的內容,對恢復行為不承擔行政法律責任。許可制度《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條規定,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通過信息網絡向社會提供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應當取得權利人的許可,并支付報酬。
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制度。合理使用是指非著作權人在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的情況下以合理的方式合理使用作品,不支付報酬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第六條、第第七條,填補了網絡作品合理使用的空白。我國著作權法律制度中的環境問題。法定許可,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未經作者許可,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特定方式使用,但報酬應當支付給作者的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確立了這一制度,《網絡著作權解釋》第三條還規定:“在報刊上發表或者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作品,應當在互聯網上轉載、摘編,并支付報酬,注明來源,但著作權人聲明的或者在報紙上發表的除外,期刊和網絡服務提供者經著作權人委托聲明,不得轉載、摘編,不構成侵權。但轉載、摘編的作品超出有關報刊轉載范圍的,視為侵權。”p>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四條規定,為保護信息網絡傳播權,權利人可以采取技術措施。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故意回避、銷毀技術措施,不得故意制造、進口或者向公眾提供主要用于回避、銷毀技術措施的裝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為他人提供回避、銷毀技術措施的技術服務。但法律、行政法規除外。《條例》第十二條規定了技術措施可以避免的四種情形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保護條例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但也應該看到,面對高科技、高度隱蔽和匿名的網絡問題,國家一直希望整合一部完善的法律對其進行規范,因為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和影視作品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如果允許其在互聯網上自由傳播,將對上述作品的銷售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不僅會侵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而且會影響我國文化的繁榮和科技的進步。如果網絡上出現更多問題,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物和質押物存放倉庫如何認定
2020-12-07高鐵拆遷,村與村之間補償不一樣合理嗎
2021-03-19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如何防范家庭冷暴力
2020-12-15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先試用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嗎
2020-11-27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開車故意犯罪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2021-03-25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