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成立前,用于投資的專利技術已經失效或者宣告無效,導致公司不成立的民事責任,屬于合同法上的違約行為,應當承擔締約過失的民事責任。已足額出資的股東,可以按照公司設立協議的約定,要求對方承擔締約過失的民事責任。(二)投資專利等技術的股東不交付專利技術或者技術資料的;或者專利技術或者技術資料已經交付,但尚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的。如何確定其出資的效力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產權轉讓手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暫行規定》明確,以工業產權出資的,公司章程對工業產權轉讓登記作出規定;公司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半年內依法辦理工業產權轉讓登記手續,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以非專利技術出資的,公司章程應當規定轉讓非專利技術。公司成立后一個月內,非專利技術的所有人和受讓人(公司)應當簽訂技術轉讓合同,并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因此,那些投資專利等技術的人必須經過兩個程序:交付和注冊。交付的法律價值在于公司擁有和利用專利等技術實現公司財產利益;登記的法律價值在于所有權的認定和風險的防范。公司及其他股東有權要求投資者履行專利等技術的交付義務,并賠償給公司造成的財產損失。已交付專利技術或者技術資料,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的,為出資瑕疵,即實際出資而非法定出資。但是,這種行為的責任義務是公司和投資者。否則,其他股東有權要求公司和投資者辦理登記手續。(3)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因專利技術無效或者失效發生糾紛的民事責任。
我國《公司法》實行法定資本制度,又稱固定資本制度,強調資本的確定性和真實性。公司成立后,股東的出資必須真實,不得不足或者不實,不得抽回。公司增加或者減少資本,還應當依照《公司法》規定的程序辦理。在公司經營過程中,股東出資不足、不實或者被撤回,導致訴訟的,法官的首要裁定思路是堅持《公司法》法定資本的確定原則和公司注冊資本作為公司債務總擔保的法律地位。然而,當專利技術因其貢獻而無效或被宣告無效時,法官的裁決思維就會受到阻礙,我國《公司法》實施的法定資本制度也會受到影響,即:,《公司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補差責任”和“充實資本責任”等司法救濟難以實現。由于專利技術不同于實物和貨幣,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時,我國合同法所倡導的實際履行原則也不能在審判中得到貫徹。當事人和法官選擇的方式是終止合同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公產房置換
2021-03-09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