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認定時效是指權利人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權利,喪失請求執法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強制執行義務人履行職責的權利。我國現行民事法律制度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參照民法的規定,《勞動法》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訴訟時效為一年,即自事故傷害或者職業病診斷之日起一年內,工傷認定可以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勞動法第三條、第四條和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對工傷認定的期限相同,即:,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統籌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特殊情況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依照前款規定,應當按照屬地原則,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依照本辦法第三條的規定直接申請工傷認定。也就是說,如果不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工傷認定,就可能喪失享受工傷待遇的權利。因此,工傷認定應當由企業或者職工家屬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也有下列規定:用人單位不履行的: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承擔該期間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但是,這一規定的具體含義模棱兩可,不便于在現實生活中操作。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承擔上述費用,則意味著將發生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的仲裁期限,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的仲裁請求人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后60天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被保險人因工傷致殘或者死亡的,按照下列程序辦理:。參保職工在工作場所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企業應當在三日內向所在地社會保障機構報告,領取并填寫《工傷(死亡)鑒定申請表》,報當地勞動鑒定委員會(設在當地勞動局)確認。企業收到勞動鑒定結論通知書和醫療終止通知書后,填寫《企業職工工傷(死亡)保險待遇核定表》,并將醫院醫囑單及病歷、醫療費用單(原件)或相關資料附于社保公司理賠。每月20日至30日辦理工傷保險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拆遷補償款與評估公司該如何確定
2021-03-23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