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實際出資人出資,享有投資權益,名義投資者為名義股東。實際投資者與名義股東對合同效力有爭議的,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沒有規定的,由人民法院認定合同有效。由此看來,《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可視為股權轉讓協議的無效:(一)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集體或第三人
(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本協議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本協議實現隱名股東的投資目的。法律、行政法規可以禁止或者限制隱名股東投資特定行業,但隱名股東屬于被禁止或者限制投資行為人的,或者其擬投資的行業屬于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投資的特定行業,此時可以認定股權協議有違法目的,盡管法律、行政法規并未禁止股權持有協議本身,但由于其目的的違法性,可能被視為“以法律形式掩蓋違法目的”的行為,因此被視為無效的法律行為一般來說,實際投資者是隱藏在幕后的,名義股東受隱名股東委托,在臺前行使股東權利。在種種誘惑面前,顯性股東很可能違反股權持有協議的規定,侵害隱名股東的利益。主要情況包括:名義股東不向隱名股東轉讓投資收益;名義股東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協商解決);知名股東擅自處分股權(轉讓、質押)等第三,隱名股東難以確立股東身份,難以向公司主張權益p>雖然《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原則上肯定了股權持有協議的法律效力,但投資權益并不等于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主張,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隱名股東想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法律認可的股東,僅靠控股協議是不夠的。經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才能向法院申請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入股東名冊,載入公司章程,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然后,隱名股東可以成為表見股東,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第四,表見股東的債權人強制執行代表股東持有的權利p>在代持結構下,以明顯股東名義登記的,在法律上視為明顯股東的財產。如果第三人(主要是明顯股東的債權人)獲得法院對明顯股東的有效判決,則該第三人很可能對其所持股份提出強制執行請求,隱名股東能否以其為實際出資人為由對抗第三人的執行請求(提出執行異議),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界定,因此在實踐中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安全持股有利于保護自身利益。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大棚拆遷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27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庭審程序有什么
2021-01-29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3-06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保險合同訂立有關問題
2021-01-13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