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持有協議的法律漏洞(一)股權持有協議法律效力被否定的風險可以說是《公司法司法解釋(三)》原則上承認了股權持有協議的法律效力,但對股權持有協議的效力存在誤解,第二十五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沒有規定的,由人民法院確定合同的效力”,即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的,依法認定股權協議無效,需要指出的是,本條僅明確了股權持有協議的法律地位,并未明確實際投資者的合法股東地位;顯然,實際投資者的投資權益應當按照股權持有協議予以保護,但實際投資者能否享有股東權益,在實踐中仍嚴格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規定,也有公務員違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及其他有關規定,以股權形式從事業務的;外國投資者為規避外資準入政策,與境內企業或個人簽訂股權持有協議,以隱名股東身份投資于法律、政策禁止或限制外國投資者進入的行業;隱名股東規避中國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以明顯股東的名義投資于目標公司
(2)普通股權持有關系中的顯著股東惡意侵害隱名股東權益的風險,實際投資者隱藏在幕后,名義股東則受隱名股東委托,在臺前行使股東權利。在種種誘惑面前,顯性股東很可能違反股權持有協議的規定,侵害隱名股東的利益。主要情況包括:名義股東不向隱名股東轉讓投資收益;名義股東濫用股東權利(重大決策事項未協商解決);知名股東擅自處分股權(轉讓、質押)等
(3)隱名股東難以確立股東身份,難以向公司主張權益p>雖然《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原則上肯定了股權持有協議的法律效力,但投資權益并不等于股東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投資權益,但并非直接來自公司,存在一些限制
如果隱名股東想從幕后走到前臺,成為法律認可的股東,僅僅依靠控股協議是不夠的。根據司法解釋,經公司半數以上股東同意,實際出資人方可要求公司變更股東,出具出資證明書,并在股東名冊上記載,記入公司章程,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在此基礎上,隱名股東可以成為顯性股東,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4)股權結構下顯性股東強制執行顯性股東股權的債權人風險,以明顯股東名義登記的,在法律上視為明顯股東的財產。如果第三人(主要是明顯股東的債權人)獲得法院對明顯股東的有效判決,則第三人很可能會對其所持股份提出強制執行請求。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是否可以以其為實際投資者為由對抗第三人的執行請求(提出執行異議),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
,但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一般來說,實際投資者隱藏在幕后,而名義股東則受隱名股東委托,在臺前行使股東權利。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知道,歡迎咨詢法律BA網免費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法律援助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11連帶責任擔保只有名章有效嗎
2020-12-01盜補野生動物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0-11-19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藥店行政處罰多長時間上交罰款
2021-01-13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