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權轉讓問題(1)未出資股東的股權轉讓實際上是虛假出資,即“無償取得股份”或“無償取得股份”。無出資股東的股權轉讓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論。除非未出資的公司股東在股權轉讓中隱瞞未出資的事實真相,受讓人受到欺騙,否則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不應視為無效;只要未出資的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雙方知道未出資公司股權存在的事實,受讓方自愿承擔補足未出資公司股東股權的責任,這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但更有利于公司資本的充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由兩個以上股東、五十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第七十五條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應當是五名以上的發起人,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有住所。國有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可以少于五人,但應當采取募集資金設立的方式。”因此,中國法律不承認設立一人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和外商獨資公司除外),但對公司成立后設立一人公司未作明確規定(3)股權轉讓中含有部分權利和職能內容的股權轉讓是否有效。本文認為,股權內容包括兩種權利:私利和共同利益。自利權是指股東為自身利益所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請求公司盈余分配的權利、請求分配盈余財產的權利、請求轉讓股份的權利和其他財產權利;共同利益權是指股東為公司利益和自身利益而行使的權利,主要包括出席股東大會和表決的權利、知情權、咨詢權、起訴權等參與性權利。自利權必須以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的決議為基礎。雖然自利權是一種財產權,但盈余分配請求權和盈余財產分配請求權必須經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批準才能行使。這是一個預期的權利。它不能獨立于股東而存在,必須依附于股東。當然,它離不開股權和轉讓,資產收購和股權收購都是公司收購行為,它們有各自的特點:1.主體和客體不同。股權收購的主體是收購公司和目標公司的股東,客體是目標公司的股權。資產收購的主體是收購公司和目標公司,收購對象是目標公司的資產,兩者的債務風險不同。股權收購后,收購公司成為目標公司的控股股東。收購公司僅承擔出資范圍內的責任,目標公司的原債務仍由目標公司承擔。但是,由于目標公司的原始債務對未來股東的收益有著巨大的影響,收購公司在進行股權收購前必須對目標公司的債務狀況進行調查。收購中目標公司或有負債難以預測,因此股權收購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在資產取得中,資產的債權債務一般是明確的。除環境保護、職工安置等法律責任外,基本不存在或有負債。因此,資產收購側重于資產本身的債權和負債兩者在稅收上也存在差異。在股權收購中,納稅人是收購公司和目標公司的股東,但與目標公司無關。除合同印花稅外,根據《關于企業股權投資業務若干所得稅問題的通知》,標的公司股東可因股權轉讓所得繳納所得稅。在資產收購中,納稅人是收購公司和目標公司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怎么判
2021-01-05關于老師沒收學生手機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人壽保險合同的條款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4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舊城改造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5審批過的宅基地沒有辦宅基地證符合拆遷標準么
2020-11-26拆遷房房屋補償款貨幣化安置怎么征收契稅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