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排除期?排除期間是指法律規定的某些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債權人在此期間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的,該民事權利在法定期間屆滿時消滅。比如《繼承法》規定,受贈人知道遺產后兩個月內不表示接受遺產的意思的,視為放棄遺產,這里的兩個月為排除期。在民法中,權利的存在或行使主要受時間推移的影響,如消滅時效和排除期間。關于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和相關專門法都有比較完整、系統的規定,人們對此非常熟悉。至于排除期間,立法規定相對分散。此外,排除期間與訴訟時效有許多相似之處。在司法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排除期間誤認為是訴訟時效。事實上,二者在立法目的和法律后果上存在諸多差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二條、股東會決議,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股東大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的召集程序和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無效,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經公司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在作出決議之日起六十日內撤銷,公司依照股東會或者股東會、董事會決議辦理變更登記,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的,要求股東提供相應的擔保,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第三,訴訟時效與排除期間的差額。二者的區別是: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排除期間適用于成立權,法律效力不同,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是勝訴權的喪失,權利本身不消滅,排除期間的法律效力是形成權的消滅價值取向不同訴訟時效的價值在于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加快財產轉移,消除原有法律關系;設定排除期的價值在于消除當事人關系中的不確定因素和不穩定因素,維護交易安全,維護原有法律關系,訴訟時效一般長于排除期,訴訟時效可以中止、中斷甚至延長,但排除期間是固定的,法官不能直接適用訴訟時效,只有債務人主張訴訟時效利益時,法官才能適用訴訟時效,但法官可根據職權主動申請排除期讀者如需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經營未上市公司證券業務有什么責任
2020-12-11拆遷協議簽訂后有多久的訴訟期
2020-12-17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泉州市農村拆遷補償如何計算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