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司解散登記制度:我國法律中沒有直接稱為解散登記的制度,現有的大量法律文件中也很少使用解散登記的概念。目前,唯一能夠看到和運用這一概念的是中國證監會1997年12月16日發布的一份規范性文件——《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公司合并、分立按照六步程序辦理,第六步為“辦理解散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此外,在《指引》中,“解散登記”只發生一次,其他情形采用“注銷登記”。
注銷登記制度是我國企業登記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但與外國法律中的解散登記不同。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一,除少數情況外,注銷登記以清算結束為基礎,必須提交清算報告;第二,根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企業法人解散時,注銷登記是企業法人人格的終止(1)解散登記與法人人格的消滅無關。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法通常明確規定,解散的公司視為存在于清算目的的范圍內(2)當然,在企業法人合并、分立等未經清算而解散的情況下,注銷登記與解散登記的效力相同,是指因解散事由發生后及時辦理解散登記,導致公司合并或者分立前的法人資格消滅,它可以使企業登記機關在職權范圍內監督督促清算,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和中小股東,有利于清算程序的順利進行。注銷登記是在清算結束后進行的,對清算過程影響不大。清算人未被選定或者清算義務人未依法組織清算,主管機關和法院未有效行使各自的監督和司法管轄權,登記機關不知情缺席的,公司清算過程不能順利進行,損害當事人利益和全社會經濟秩序。因此,鑒于各國立法基本上都規定了解散登記制度,我國的注銷登記制度應當進行改革。改革的途徑之一是我國立法應改弦易轍,將注銷登記作為解散登記予以取消,這與許多國家只規定解散登記制度而不規定注銷登記制度的立法模式相同。二是保留現行注銷登記制度,增加解散登記制度,加強對企業清算的監督,解決普遍存在的忽視清算監督的問題。這一模式與瑞士、加拿大等國相同。根據《瑞士債務法典》的規定,解散登記與注銷登記并存。例如,瑞士債務法第737條規定解散登記:“除非公司因破產而解散,董事會應在商業登記處登記”;第746條規定注銷登記:“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向商事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從登記制度穩定和加強清算監督的角度看,解散登記與注銷登記并存的第二種方式應是我國企業注銷登記改革的首選方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