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國際上保護信息開發者權益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法律手段;二是法律手段;二是技術手段。我們接觸到的技術保護很多,如加密狗、加密卡或加密盤、軟件拷貝或使用的限制等技術措施,在我國多采用,但同時也增加了開發工作的負擔,給用戶帶來不便。在法律上,大多數國家通過著作權法提供知識保護,我國也在抓住機遇,根據本國國情和國際標準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為日益繁榮的網絡知識產權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中國于2001年修訂了《著作權法》,2005年第一部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構想,提出了用打擊侵權盜版的利劍打擊互聯網的構想。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并承諾在條件成熟時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記錄條約》。黨的十七大報告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首要舉措,建設創新型國家明確提出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這些信息都表明了我們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心
(1)網絡版權保護網絡數字空間中的信息資源是非線性結構,容易被復制、傳輸、壓縮和多次使用,這給網絡著作權的保護帶來了困難。網絡環境下傳統著作權的許多概念受到沖擊,如“出版”、“復制”、“發行”等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合理使用原則適用范圍的重新確定等。在互聯網上,對著作權人、侵權人、侵權行為的認定比以往更加困難網絡著作權是以作品創作為基礎的,不需要任何部門的批準,也不需要出版、登記。作品創作完成后,權利自動生成,受著作權法保護。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過了《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第二款規定:“數字作品的著作權,適用著作權法第十條關于著作權的各項權利的規定。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傳播作品,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使用方式。著作權人有權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以這種方式使用作品,并獲得報酬p>
在網絡環境下,未經著作權人、表演者、錄音制作者許可,不得將其作品或者錄音制品上傳互聯網或者在互聯網上傳播。《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確認,網絡傳播是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使用方式之一,并明確規定了對著作權人網絡權利的保護。作者依法上傳作品時,參觀者可以免費閱讀和下載作品。但是,偽造他人作品或者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篡改、刪除他人作品的,構成侵權。但網絡信息容易被他人復制、篡改和消除,給權利人造成極大的損害。對此,一要建立健全網絡著作權管理規范;二是從責任制度入手,即在無法追究真正侵權人的情況下,追究網站與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共同侵權責任。第三,通過技術手段,對上傳的網絡作品信息進行水印處理,對復制、下載的全過程進行跟蹤,可以有效打擊盜版等違法行為。四是構建網絡道德體系,依靠人的內在自我約束來規范人的行為。加強人們在網絡中的內在自我約束,實現對網絡侵權的事前預防
(2)保護網絡知識產權數據庫是最早存在的信息資源形式。隨著網絡環境的發展和完善,數據庫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和更廣泛的應用,人們加強對數據庫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根據《伯爾尼公約》第2條第(5)款和第2條之二第(3)款的規定,由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組成的數據庫可以作為編輯作品受到版權保護。根據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第10(2)條,由“數據或其他材料”組成的不享有版權的數據庫,只要其內容的選擇或安排構成知識創造,就應受到保護。我國的數據庫保護不僅要促進我國數據庫資源產業的發展,而且要避免和減少西方發達國家對數據庫資源的壟斷。在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下,構建完善的數據庫著作權保護體系(3)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域名,又稱網址,是一種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地址,其設計目的是方便人們收發電子郵件或訪問網站。域名是一項自主知識產權。域名爭議及其法律規制一直是世界各國熱議的焦點,傳統法學理論中并未涉及到這一問題,為與國際接軌,適應加入WTO后trips協議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域名糾紛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這一解釋是調整我國域名爭議最直接的法律依據。為了解決我國應對這一問題的困境,最重要的是制定一部適合互聯網發展的專門域名保護法。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從域名知識產權保護的角度,我國應加快立法步伐,盡快制定適合互聯網時代的域名保護法,明確域名的法律地位以及域名糾紛的處理原則和解決辦法,為新的知識產權客體域名的保護提供法律依據。但是,在制定專門的域名保護法之前,為了使域名爭議在司法實踐中具有法律依據,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案件類型外,我們首先應該擴大對現有知識產權法中一些條款的解釋,專利侵權也是網絡知識產權糾紛的類型之一。然而,這類糾紛并不多。資料顯示,近8年來,北京市第一人民法院僅受理了2006年一起涉及專利權的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授予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制造、使用、許諾銷售,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銷售或者進口其專利產品的;不得使用專利方法。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使用他人專利的行為屬于侵權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著作權和注冊商標權也是如此,未經權利人許可,不得使用。這是我國著作權法和商標法規定的。侵犯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查處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5306201710669491
云南長鳴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法學專業,通過國家司法考試A證,2015年成為云南長鳴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