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關系中,根據特定事實,對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的獨立人格和控股股東的有限責任予以否認,以防止獨立人格的濫用保護債權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它是為了使公司控股股東(包括自然人股東和法人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社會公共利益承擔直接責任,以達到公平正義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種法律措施。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確認了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對保護債權人利益具有積極意義。然而,我國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仍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介紹了一些值得忽視的特殊問題,分析了現行制度的缺陷,指出在適用范圍、可操作性、舉證責任等方面有待完善,人格否認反過來揭示了適用的后果并改善了它P> >作者簡介:楊永俊,男,2006級,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方向:企業法和公司法。兩者的結合,使現代公司投資者在盡可能降低風險的前提下實現了追求利潤的愿望,激發了人們對公司形式的普遍認同。然而,公司形式的出現和普遍應用并沒有消除市場風險和交易風險。一方規避的風險可能被惡意轉移給另一方。因此,從有限責任被法律承認之日起,有限責任的限制性規定也在公司法體系中不斷發展
有學者正確地指出,傳統的公司法人制度在實踐中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限制了股東的債務責任,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成為鼓勵投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催化劑;另一方面,它也成為一些不法投資者濫用公司法人格、非法轉移投資風險、逃避債務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工具[① 事實上,法律人格制度并不是完全按照設計師的意愿來運作的,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設計師當時沒有想到或想不到的問題,特別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由于公司人格是獨立的,有限責任制度在理念和制度上是絕對的,因此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非目的性,不僅是企業家的保護傘,但也成為欺詐的護身符② 其中,最明顯、最重要的是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有限責任,使公司法人制度的社會倫理價值無法實現,使本應平衡的公司法人制度的利益體系向股東傾斜。這些現實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公司人格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27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保險監管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