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絡信息傳播高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人喜歡將自己的作品發表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由于網絡信息的復雜性,很多東西得不到保護,侵權行為時有發生。為了保護作品的版權,會用到很多技術,那么網絡版權保護技術又有哪些呢?其法律依據是什么?本文將介紹網絡著作權的保護(1)有哪些技術保護措施技術是網絡版權保護的關鍵。網絡作品的權利保護源于技術,發展于技術,也受制于技術。數據技術所產生的利潤空間和驅動力使得網絡作品的非法復制和盜用在經濟學上是合理的。要充分發揮技術措施的保護作用,首先要加快技術創新,發展技術措施的應用。利用技術手段控制網絡作品的使用和傳播,已成為保護數字領域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通過防火墻技術、信息加密技術、水印加載技術、CA認證技術等的發展,可以有效防止、限制或禁止對網絡作品的不當接觸或復制,保護著作權人的權益和網絡文學信息的安全(2)保護網絡作品的法律依據有三個要素:一是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的內容,是作者人格的延伸和思想情感的表達;二是原創性,由作者依法獨立創作;第三,它可以用某種物質形式固定和表達,即任何自由上傳到互聯網上的文件都必須輸入服務器的硬盤。這種固定結果可以通過Internet主機讀取和下載(或用軟盤復制或直接打印在紙上)。它不僅具有傳統作品的基本特征,但也完全符合《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對受保護作品的解釋:“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在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具有獨創性并可以以某種形式復制的智力創造物”,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同時,這種保護也符合網絡作品版權保護的國際趨勢。根據1996年2月通過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網絡作品的作者應享有專有權。(3)法律手段法是版權保護的核心。一方面要強化法律意識,完善網絡信息法律制度。不僅要修改和完善現有著作權法,還要制定新的法律規范作品的網絡傳播;我們不僅可以從網絡的角度對傳統的著作權保護進行解釋和延伸,而且可以對網絡作品的保護進行專門立法。我國先后出臺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和互聯網管理暫行規定》、《數字產品著作權規定》,修訂了《著作權法》,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了相應的司法解釋,為網絡的正常運行和網絡作品的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執法,提高法律地位,維護法律權威。加強對網絡傳播和經營活動中侵權行為的打擊,實行權利人審查制度,實行跟蹤監督,杜絕侵權行為的發生。同時,要依法規范網絡主體的責任、權利和利益,確保網絡參與各方的利益平衡和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網絡空間中,作品權利人、網絡服務提供者、傳統媒體、網絡用戶都是網絡主體。正如“所有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一樣,有權力的人也容易濫用權力。著作權人要求作品具有絕對的排他性權利,權利的相對性不允許作品無限擴張。法律在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財產權和基于該權利的財產利益的同時,還應“為權利的行使劃定界限,為權利人的行為劃定界限”,規范網絡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并保證網絡作品的合理使用當網絡作品的著作權受到侵犯時,我們還可以通過行政救濟、仲裁救濟和司法救濟來彌補損害:(1)行政救濟。根據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和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的規定,著作權行政機關負責對著作權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與著作權有關的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規章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適用于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保護的與進出境貨物有關的知識產權,包括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專利權。”同時,中國海關保護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和著作權,對進口貨物和出口貨物一視同仁。同時,中國海關保護知識產權的進口和出口
(2)仲裁救濟。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規定,著作權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根據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在解決著作權糾紛中具有時效短、成本低、效率高等優點。因此,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立法機關有必要規定仲裁制度作為解決著作權合同糾紛的重要途徑。一是行政訴訟救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不服的,有兩種救濟方式。一是申請行政復議。二是提起行政訴訟,由人民法院審理。被處罰人不愿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對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二是民事訴訟救濟。根據《著作權法》第五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下列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② 在訴訟前申請停止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在訴訟前申請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③ 其他著作權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糾紛。著作權民事糾紛主要由侵犯著作權行為實施地、儲存地、查封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三是刑事救濟。侵犯著作權的刑事司法救濟是指侵犯著作權已經觸犯刑法,構成侵犯著作權罪,應當依法追究侵權人刑事責任的救濟手段。本罪的特點是:以牟利為目的,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許可,復制、發行其作品,出版具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復制、發行其錄音錄像制品,或者制作、銷售他人署名的藝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4)網絡道德規范是一個新的自由和責任領域。法律的共性不能完全涵蓋網絡著作權保護的特殊性。技術的被動性要求人類理性地運用技術。道德作為人類的一種自律機制,能夠克服技術和法律的缺陷,對網絡主體的行為進行時時刻刻的約束和監督。因此,網絡著作權的保護還有賴于加強道德規范和規制:首先,構建完善的網絡道德體系。第二,加強信息倫理教育,倡導網絡行業自律。引導人們尊重他人勞動成果,公平、平等地使用和傳播信息資源,合理權衡自己的信息使用行為,依法保護網絡著作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如何賠償
2021-02-072020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怎么寫
2021-02-25存量競爭是什么
2021-01-29公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2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如何避免巨災風險
2020-12-18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