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是雇主終止勞動合同時給予工人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的一次性經濟補貼。中國法律一般稱為“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稱為“解雇補償”,俄羅斯《勞動法》稱為“解雇補償”。我國《勞動法》和勞動部1994年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一定的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本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在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的情況下立即解除勞動合同。(2)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出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但用人單位首次提出解除協議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與《勞動法》的規定相比,這種經濟補償的范圍有所縮小。《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在制定《勞動合同法》的過程中,考慮到在某些情況下,工人主動轉崗并與雇主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此時工人一般不會失業或已經做好失業準備。如果要求雇主支付經濟補償是不合理的,協商終止的經濟補償條件有一定限制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40條【無過失解雇】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向勞動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得從事原工作,也不得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后仍不稱職
3.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裁減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計劃,可以裁員:
(1)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5)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簽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
1.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并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
2.用人單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但減少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無論勞動者是否同意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
注:應支付勞動合同終止時的經濟補償、受傷員工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以及以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務派遣中的經濟補償。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6)根據本法第44條第4款和第5款終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4款規定,如果雇主被宣告破產勞動合同依法終止。第四十四條第五款規定,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終止。《企業破產法》第113條規定,破產清算令的第一項是破產人欠職工的工資、醫療、傷殘補助和養老金,應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向職工支付的補償金。用人單位因違法行為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的,勞動者是無辜的,其權益應當受到保護。勞動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與《勞動法》的規定相比,本規定是一項補充規定。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一些法律、行政法規對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作出了規定。例如《國有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規定,國有企業老員工在勞動合同期滿、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可獲得相當于經濟補償的相關生活補貼。雖然《國有企業勞動合同制度實施暫行規定》已于2001年廢止,2001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勞動者,自工作之日起至勞動合同終止后的2001年,仍可以領取生活補助
未支付
根據有關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包括:
1.如果員工自愿提出終止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了勞動合同的工資,但員工不愿意續簽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
2.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因主管部門轉移或轉移工作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
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由于勞動者的過錯,用人單位可以在不支付經濟補償的情況下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
關于你提出的“什么是經濟補償”的問題,luba.com的編輯已經整理好了。經濟補償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員工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但員工不愿意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雇傭童工該如何
2021-03-15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