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照一年的標準給予經濟補償。
勞動法第27條規定:“在用人單位因法律整頓瀕臨破產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期間,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你可以裁員。”
勞動部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同意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年支付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給予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20人以上或者20人以下,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在減員計劃上報勞動行政部門后,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聽取工會或職工的意見,可以裁減人員:
(1)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2)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3)企業變更生產后仍需裁減人員,(四)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經濟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其他勞動合同不能履行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4)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因此,對符合勞動合同規定的人員給予補償公司裁員補償標準應按照下列要求給予補償:
第47條經濟補償應根據工人的工作年限支付給工人在本單位工作,標準為每年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經濟補償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薪,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有許多律師幫助因失業而蒙受損失的勞動者裁員。有需要的人可以在網站上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期未滿房東轉租的是否需要支付轉讓費
2020-11-18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開發商無證賣房子欺騙消費者怎么維權
2020-11-09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