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不服的可以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48、49、50條規定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仲裁裁決不服,如何維護自己權利的救濟程序。
一、“一裁終局”的情況由本法第47條規定以下幾種情形:
1、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這些爭議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二、勞動者不服裁決的救濟途徑在第48條中予以規定:
勞動者對本法第47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用人單位不服裁決的救濟途徑在第49條中予以規定: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47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一裁兩審”的情況由本法第50條予以規定:
當事人對本法第47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例如: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因違反規定予以賠償的勞動爭議、勞動者因工傷追索工傷醫療費以外的如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等。
綜上所述,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處理,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任何疑問,或者實踐中您的情況比較復雜的,歡迎在本網進行法律咨詢,也可以聯系我們平臺的律師為您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處罰的種類是什么
2021-01-20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