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如果是在仲裁之后提起訴訟的,則訴訟時效只有15天,如果直接提起訴訟的,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由此,勞動爭議訴訟時效有兩種,實踐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相關知識:
勞動仲裁申請時效
2008年5月1日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仲裁裁決后才進行勞動訴訟,
以上規定說明,仲裁程序是勞動爭議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經仲裁,案件不能進入訴訟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人腦溢血老板如何處理
2020-11-16律師服務費是由律師自行收取嗎
2020-11-27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保險單有什么作用
2021-03-15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