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供應商在做什么
通過對中國供應商案例的分析,發現中國供應商進入國際采購時,尋求國際買家的主要方式有:熟人和朋友介紹的
。該方法隨機性強,成本低,供應鏈水平低
參加各類交易會,尤其是每年兩次的中國廣州商品交易會。但是,廣交會的信息量太大,容易淹沒買家的興趣,參加專業或行業展會的效果更好
通過海外子公司和辦事處拓展客戶。此類案例企業在調查中僅為少數
通過市場調查找到目標市場,并主動與另一方的買家建立關系
通過在網站上發布信息建立客戶關系。大多數案例企業反映,這種方式建立客戶關系的效果很差。由于互聯網上的信息太多,買家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實性而放棄,供應商也很少得到真正的反饋
中國供應商認為與國際買家保持良好關系的主要因素是:
確保產品質量是首要因素,這已成為大多數供應商的共識
價格具有競爭力。對于制造采購(原材料或零件),價格因素比品牌更重要
及時交貨。案例企業認為,及時交貨是履行合同的必要行為,這關系到企業的商業信譽
調查顯示,中國供應商與國際采購商之間的溝通方式仍然是傳真和電子郵件,沒有真正的電子數據交換。案例企業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面對面接觸。
在調查中,面對國際采購,中國供應商表現出一些困惑:
在買方市場條件下,買方可以貨比三家,選擇價格、質量和服務滿意的供應商。”“買”需要1000個理由,“不買”只需要一個理由。中國供應商對國際采購規則知之甚少,只能打一場代價高昂的價格戰,這使得供應鏈關系難以保持穩定
除了少數跨國企業外,大多數中國本土供應商無法直接面對下游制造采購商,但是通過中小型貿易代理。供需關系只是“自我價值鏈”的實現,缺乏供應鏈周圍企業的共同利益,因此供應鏈管理難以持續
文化和語言障礙給溝通和理解帶來困難。供應商和采購商之間的溝通只停留在“賣”和“買”的討論中,無法建立廣泛深入的信任關系
歐洲的訂單量相對較小,品種較多,但價格壓力很小,供應商難以承受的
t/T60天是最常用的付款方式,而中國供應商更喜歡信用證付款方式
質量、運輸、運輸等方面的談判比較困難,交易中的包裝和其他問題
歐洲各國對機電產品的各種認證要求(包括CE認證)各不相同,這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認證成本和產品成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辯護詞怎么寫
2020-11-16涉外結婚有必要做雙認證嗎
2021-02-10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房屋產權的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2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射幸契約 AleatoryContract
2021-01-21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