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判斷專利侵權
專利侵權的認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侵權客體應為在中國擁有專利權的有效專利。首先,鑒于專利權的地域性,有效專利一般指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的專利。其次,考慮到專利權的時效性,只有在規定的保護期內由于支付、無效、放棄等原因而未到期的專利權才是有效專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專利權因某種原因被宣布無效,則該專利權從一開始就被視為不存在。因此,即使其他人以前實施過,也不足以構成專利侵權。(2)存在違法行為。也就是說,行為人在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利用專利牟利的行為
應該注意的是,專利法規定了五種不被視為侵權的行為,它們是專利侵權責任的例外。行為人不能提供證據作為抗辯的,視為構成專利侵權并依法承擔責任。(3)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侵權人的主觀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所謂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侵犯他人專利權的行為而實施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行為人因疏忽或過度自信而侵犯他人的專利權。然而,也有例外。例如,《專利法》第63條第2款規定,即使行為人沒有主觀過錯,也將構成專利侵權,但不承擔賠償責任。(四)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后,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實施其專利,實施不得用于生產經營目的。因此,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也應當是判斷專利侵權的構成要件之一。產品被指控侵權后應該做什么(1)證據收集:收到警告信或回復通知后,侵權嫌疑人應當積極收集證據,證明自己沒有侵權或者免除侵權賠償。(2)復審:對自己專利權的可專利性進行重新分析和評估,并對發明創造的可專利性作出判斷,為避免侵權人起訴訴訟失敗的情況
(3)侵權抗辯:專利權人對被指控侵權人的侵權指控不一定成立。被指控的侵權人可以援引無效專利權、知名技術等抗辯理由,以免除或減輕侵權責任
如果認定專利侵權,專利權人應迅速收集證據。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侵權人的證據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因此,專利權人應當首先知道侵權人的確切姓名、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本、人數、經營范圍等信息。知道專利權人應該采取什么策略來處理專利侵權是非常重要的。2.侵權證據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存在侵權。因此,在處理侵權行為的過程中,證明侵權人確實實施了專利侵權行為的證據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包括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請求賠償的數額可以是專利權人遭受的損失。但是,專利權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由于另一方的侵權,其專利產品的銷量減少,或者銷售價格降低,除了或多或少支付的其他費用收入
之外,索賠的損害賠償金額也可以是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潤。專利權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侵權人的銷售額、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和銷售利潤。在此基礎上,計算侵權人的利潤
要求賠償的金額也可能不低于專利權人與第三方之間的專利許可交易的專利許可費。因此,專利權人應向已生效并履行的第三方提供專利許可協議。(1)因侵犯專利權而產生的任何爭議,應由雙方協商解決。(2)如果雙方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3)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工作管理部門是指省人民政府設立的專利工作管理部門,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專利管理工作量大、實際處理能力強的設區市的人民政府
(4)辦理專利工作的主管部門可以調解專利補償金額應相關方要求的侵權行為;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五)向“12312”知識產權保護舉報投訴服務中心投訴。最后,關于進口侵權產品的責任,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進口侵權視為侵權產品的生產商和進口商共同實施的侵權行為,一般規定由出口商和進口商共同承擔侵權責任。如果銷售合同中約定賣方提供的貨物不會侵犯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則進口侵權責任應由賣方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5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