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簡介2007年9月,劉某到北京某公司工作,約定月薪2200元,每月15日以貨幣形式發放上個月工資。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劉某服從公司的監督管理,公司按月向劉某發放工資,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公司稱劉某工作不利多次受領導批評,2007年12月14日結束工作后突然不來上班,未辦理交接也未領取2007年12月的工資。
2007年12月28日,劉某以公司未按時發放12月工資并擅自解除勞動合同為由申訴至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公司支付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勞動關系的待通知金2200元、解除勞動關系之經濟補償金及50%之額外經濟補償金、支付2007年12月工資及25%的經濟補償金。仲裁中,公司表示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不再接納劉某回去上班。仲裁委支持了劉某的申訴請求,裁決公司支付劉某12月工資619.89元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2200元。公司認為被告屬于擅自離職,不符合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不服仲裁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劉某擅自解除勞動關系,公司不需要向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200元。庭審中,對于終止勞動關系的原因,劉某稱自己是被公司無故辭退;公司主張劉某自動離職,但是雙方均為向法庭提交確實有效的證據材料佐證各自的主張,公司亦至今未對提交對劉某作出任何處理決定的證據。
一審法院認為,劉某與公司雖然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劉某作為勞動者的合同權益應受到法律保護。法院判決駁回公司的訴訟請求;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向劉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200元、2007年12月份工資619.89元。
一審宣判后,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經過審理后認為劉某與公司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是雙方形成事實勞動關系,該合同關系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合同有效。公司對解除勞動合同之事負有舉證責任,現公司無充足證據證明劉某屬自動離職,且公司至今未對劉某做出任何處理決定,應由其承擔不利法律后果。劉某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金符合法律規定,公司上訴理由不成立。二審法院認為原審法院所作判決并無不當,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分析意見
(一)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
案例中,雙方爭議焦點為舉證責任的承擔問題。我國民事訴訟理論對舉證責任含義的解說經歷了行為責任說、雙重含義說、危險責任說的變化。危險責任說認為舉證責任是當事人在訴訟中承擔的案件事實真偽不明的風險。由此可見,舉證責任是法律要件事實處于真偽不明狀態時引起的訴訟上的風險。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實際上就是承擔訴訟風險。
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是指當作為裁判基礎的法律要件事實在訴訟中處于真偽不明狀態時,當事人一方因法院不能認定這一事實而承受的不利裁判的危險。說到舉責任,就不能不說舉證責任的分配,舉證責任的分配,是指法院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事實真偽不明風險,在雙方當事人之間進行分配,使原告負擔一些事實真偽不明的風險,被告負擔另一些事實真偽不明的風險。僅讓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是有悖于公正公平的,故舉證責任分配的核心問題既要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又要使訴訟較為迅速地得到解決。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規定了“誰主張,誰舉證”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一、二條進一步明確了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即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但是在證據制度上,法官無法對舉證責任的分配完全采用法定主義,在法律無明文法規定的情況下,法官應當恰當運用自由裁量權,以誠實信用和公平正義原則,分配舉證責任,以求結果和程序的最終公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因為合并公司注銷怎么處理
2020-12-03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房屋拆遷安置有哪些方式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