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申訴人B某系本市某食品公司即“被訴人”員工。一九九八年六月,B某進入該食品公司從事質檢工作,并簽訂了為期兩年的勞動合同。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日,該食品公司以B某違反公司勞動紀律為由對B某作出解聘決定。B某接到通知后,表示不能接受,但當日又向公司人事部門遞交了辭職書面申請,獲人事部經理同意。后B某向上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撤銷解聘決定,并要求被訴人補發拖欠的工資、加班費、年終雙薪以及報銷醫藥費、支付違約金等等。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受理該案,經審理查明事實后認為: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日,被訴人對申訴人發出通知,解聘決定于次日生效;但申訴人在十二月二日即提出辭職申請并獲被訴人同意,故勞動合同應以辭職而解除,被訴人應依法支付申訴人辭職前未領取的工資、未支付的加班費以及未報銷的醫藥費,但申訴人要求支付辭職后的工資和年終雙薪、報銷辭職后的醫藥費以及支付違約金等請求缺乏依據,仲裁委員會不予支持。
分析與評述:
本案焦點在于勞動合同解除的依據及時間應如何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25條的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雖然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紀為由單方面決定解除勞動合同,但在解聘決定生效之前,勞動者又主動向單位遞交了書面辭職,因此勞動合同的解除以單位同意辭職的時間為準。上述兩者差異的法律意義在于,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嚴格地按照勞動法的規定,非因法定事由不得任意將勞動者除名;而勞動者自己主動辭職并獲單位同意,則勞動合同依法當然解除。本案中,如果B某不急于提出書面辭職,那么勞動合同未必當然解除,因為所謂違紀事由是用人單位單方面提出的,是否與事實相符還不確定,B某還可以就此質疑,須有用人單位提供充分證據。然而B某在解聘決定生效前即主動辭職并獲單位同意,從法律上講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已經就勞動合同的解除達成共識,因而這種雙方法律行為已經具有了法律約束力,B某事后反悔缺乏法律依據。可見,必須清楚地區分用人單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和勞動者自己主動辭職這兩種行為的不同法律意義和后果。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解聘決定應冷靜對待,充分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切忌急躁沖動、意氣用事,否則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機關強行劃撥罰款時多劃銀行存款怎樣索償
2021-01-30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工亡賠償的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1-02-18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