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某辭職后1年多才申請仲裁要求單位支付工資,幸虧她提供了電話錄音,證明自己辭職后曾索要過工資,她的請求才未被認定超過時效。
唐某于2008年3月31日到濟南某電子公司工作,2008年5月29日提出辭職,電子公司當日即準許。雙方未簽訂過勞動合同。期間,電子公司未向唐某支付過工資。2009年6月3日,唐某向濟南市市中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要求電子公司支付2008年3月31日至2008年6月4日的工資2893.1元;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仲裁委以唐某的請求超過仲裁申請時效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唐某不服,訴至市中區法院。
庭審中,唐某提交了兩段和電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的電話錄音。2008年5月29日的電話錄音中,唐某問:“我剛來的時候咱們之間協商好的試用期1個月,轉正之后工資1500元,這個不能兌現了,對嗎?”劉某答:“對?!?008年6月4日的電話錄音中,唐某問:“我就問一下我的工資,你還給不給?”對這句話,唐某的解釋是向其索要2008年3月31日到2008年6月4日期間的工資。
法院認為:《勞動合同法》第3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第20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綜合唐某提交的錄音、工作交接單等證據,可以認定唐某2008年3月31日至2008年5月29日在電子公司工作,試用期1個月,轉正后月工資1500元。雙方勞動關系終止后,至唐某2009年6月3日向仲裁委提出申訴之時,已超過1年,故唐某要求支付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的訴訟請求已超仲裁時效。2008年6月4日,唐某曾向電子公司主張2008年3月31日到2008年6月4日期間的工資報酬,可以構成對該項請求仲裁時效的中斷。故唐某要求電子公司按照轉正后月工資1500元的80%支付其試用期工資1255.17元(1500元×80%+1500元×80%÷21.75天×1天)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因2008年5月29日雙方的勞動關系終止,故電子公司應支付唐某5月份上班期間的工資1362.06元。
據此,法院判決:電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唐某2008年3月31日至2008年5月29日的工資2617.23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02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健康證明怎么寫,健康證明模板有哪些
2020-11-18商標轉讓協議協議不合法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19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3-13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