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離婚訴訟中如何處理債務
針對司法實踐中夫妻共同債務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2018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明確夫妻雙方約定或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產生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由雙方共同承擔。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如果一方超過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債務,法院將不承認該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共同生活,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共同意愿
司法解釋主要有三個內容,解釋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一方夫妻事后追認產生的債務,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確認為夫妻共同債務,債權人以夫妻共同債務為理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承擔的債務,以滿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第三條人民法院不得支持債權人對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承擔的債務超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主張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其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共同生活,夫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共同意愿的
解釋第四條規定:“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生效。本解釋施行后,原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準?!?/P>
II。離婚債務的特征及處理對策
要妥善處理離婚債務,必須首先確定夫妻共同債務的性質。由于是夫妻共同債務,夫妻對債務的承擔是不可分割的,夫妻應當共同承擔這些債務的民事責任。夫妻共同債務應具有以下特征:
(1)舉債時間為夫妻婚姻關系的存續時間;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用于已婚家庭的共同生活
(2)夫妻雙方有共同舉債的協議,且夫妻雙方共享債務帶來的利益
(3)借款目的為夫妻共同生活或從事合法經營活動
(4)夫妻雙方對共同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因為夫妻共同債務是不可分割的,作者建議,在處理離婚案件的債務時,可以考慮以下程序:
1。雙方承認的共同債務或單方債務的轉讓。為此,在司法實踐中應征求債權人的意見,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中夫妻債務分擔問題時,一般先由夫妻協商債務分擔,再由法院確認。如果協商不成,法院將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決。這種做法,無論是通過當事人之間的協商還是法院判決,都可能損害債權人的權利。應咨詢債權人。具體有兩種情況:
首先,如果債權人同意,可以由雙方協商或以共同財產清償
其次,當債權人不同意時,在離婚訴訟中不宜認定和處理離婚債務,債權人可在單獨的案件中提出索賠。由于夫妻共同債務是連帶債務,債權人可以選擇一個或兩個共同債務人清償。如果法院在離婚案件中不考慮債權人的意見而分配債務,將侵犯債權人的利益。如果雙方都不承認共同債務,法院不應在離婚判決中明確表示沒有共同債務。法院應該等到債權人要求另一個案件,然后確定丈夫和妻子之間是否存在共同債務。這體現了我國民事訴訟的證明原則,更能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無論一方聲稱有債務,另一方認為沒有債務,或一方聲稱有債務,但另一方認為該債務是雙方的個人債務和虛構債務,還是只能依據現行法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債權人對夫妻一方以自己名義所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除非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和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可以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鞍凑找幎軌虿槊魇聦嵉?,作為夫妻共同債務處理;如果難以核實,則不宜確認離婚案件中是否存在夫妻共同債務。當債權人提起單獨的索賠訴訟時,法院將確定是否為債務以及是否為夫妻共同債務。經審查確為夫妻共同債務的,在離婚訴訟中仍判決離婚雙方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僅夫妻共同債務由雙方分擔。其他個人債務不計入分立狀態,由個人承擔。共同債務必須由夫妻雙方共同借款并用于生活費用,才能確認為共同債務。否則,它們將不會被視為共同債務。
家庭連帶債務的認定
什么是夫妻連帶債務?擔保人的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增資擴股流程
2020-12-25船舶發生海難事故怎樣才能減少海洋污染范圍
2021-02-10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的繼承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2-23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