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約定的服務期限尚未屆滿的,勞動合同延長至服務期滿。本規定是對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滿后辭職的限制性規定,是對用人單位預期利益的保護。因此,是否將勞動合同延長至服務期屆滿是雇主的權利而不是義務
如何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服務期
關于在合同中約定服務期的問題,有幾點需要提醒您:
1。從合同雙方權利義務平等的原則出發,既然您同意對方的服務期限和義務,他就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觀點。一是在工人遵守服務期規定的期限內,雇主應給予經濟補償,例如每年服務一年的一定數額的特別津貼。在實踐中,我也看到這實際上是一個有用的雇主在服務期間給予的特別津貼。例如,上海市閘北區的一所中學規定,招聘教師的服務期為5年。提前轉崗的,每年提前補償3000元;同時規定學校每年給予3000元的特殊津貼。這種完全等價的情況比較少見。應該說是合情合理的,可以征服人心。當然,作為一個企業,它可能會增加很多成本。另一種觀點認為,關于雇主資助的招聘、培訓或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服務期和補償的規定,是因為上述三件事可以看出雇主已經履行了義務,工人已經享有了權利。因此,在規定服務期限時,雇主不必承擔其他義務。上述兩種解釋是合理的。作為雇主,通常使用第二個。服務年限。由于條例沒有規定服務期的長短(并且有試用期的規定),理論上,只要雙方達成協議,服務期可以盡可能長,也可以盡可能短。首先,《條例》第五條規定:“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遵守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規定。”,條例和相關規定已經明確,但勞動關系屬于民事關系的范疇,因此,不得違反“明顯不公平”原則。“明顯不公平”意味著非常明顯的公平、正義和理性的喪失。例如,有一個單位規定,參加本單位資助培訓并取得高級職稱的人員,必須在本單位再任職20年。違反規定的,賠償20萬元;具有中級職稱滿10年的,違規賠償10萬元。這樣的規定“顯然不公平”。這個單位有一名45歲的員工,總共花了2000元的培訓費和考試費。因此,他不得不在部隊再服務20年。這不是買賣契約嗎?他以該條款“明顯不公平”為由申請仲裁,但仲裁委員會裁定該條款無效
如果勞動合同到期但服務期尚未到,則合同不能終止。勞動合同期滿后,雙方應解除合同,并可協商解決。具體內容由雙方協商確定。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或者實際情況更為復雜。如果您需要找律師幫助,可以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如何執行
2020-12-14占用濕地怎么處罰
2021-02-01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這幾件事,你可能正在做
2020-11-09在拆遷補償方案中都包括什么內容
2020-12-20商業拆遷應該注意寫什么
2020-11-24拆遷安置房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