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某是一家生產小電器的C企業職工,2007年10月與企業簽訂了10年期限的勞動合同。2008年3月,該公司產品滯銷,無力償還貸款,經法院和有關部門核定宣布處于“瀕臨破產的法定整頓期間”。該公司便決定在轉產的同時裁減人員75名,并履行了法定的程序。田某等9人屬于被裁之列,但田某等人認為企業裁員缺乏法定的理由,況且,自己一向表現很好,企業無權解除他們的勞動合同。田某等9人不服企業的裁員決定,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恢復與公司的勞動關系。
田某等9名員工的要求能得到仲裁的支持嗎?
【法律鏈接】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解讀】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什么是經濟性裁員?哪些是經濟性裁員的法定理由?
簡單地講,經濟性裁員就是指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等經濟性原因,解雇多個勞動者的情形。經濟性裁員屬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一種情形。在市場經濟中,用人單位直接面對的是市場競爭,為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使企業保持一定的活力,用人單位必須在用人方面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體制。允許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社會經濟,促進社會就業。《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了裁員的條件,只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用人單位即可進行經濟性裁員:一是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是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是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梢?,經濟性裁員的原因主要是經濟原因,而不是勞動者個人原因,這與勞動者表現好壞沒有必然的聯系。
本案中,企業已經達到了法定的破產邊緣進行重整,符合經濟性裁員的條件。所以,田某等人的要求不能得到仲裁的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一般保證
2020-11-09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應怎樣投?!安挥嬅赓r特約保險”
2021-02-16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