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破產相關知識(I)合伙企業破產與合伙人財產之間的關系,合伙企業強大的個人親和力以及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的無限連帶責任,使得合伙企業的破產與合伙人的破產密切相關。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說,合伙企業破產與合伙人破產既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這是因為合伙財產為全體合伙人共同所有,合伙財產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合伙人的個人財產;合伙企業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合伙人有義務以其個人財產清償合伙企業債務。因此,伙伴關系不是一個獨立的責任主體。正是由于完全獨立的財產、獨立的責任和獨立的人格的缺失,使得合伙企業的破產不可避免地延伸到合伙人,這體現在合伙人的破產上。因此,即使我們承認合伙企業可能破產,我們也只將合伙企業破產視為所有合伙人的破產,否則法院宣布合伙企業破產的效力將毫無保留地延伸至所有合伙人。否則,情況就不同了。當合伙人破產或資不抵債時,如果其他合伙人仍有償付能力,則不會對合伙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如果所有合伙人被宣告破產,合伙企業將被解散,這在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是如此。(II)自然人作為合伙人是否有能力破產。認識到合伙企業可能破產不可避免地要求合伙人,包括作為合伙人的自然人,也有能力破產。然而,自然人是否具有破產能力在理論界仍存在爭議,我國現行立法并未對此予以肯定。反對自然人破產能力的原因在于,在我國缺乏個人資產申報和檢查制度的情況下,自然人可以隱藏和轉移財產以逃避債務,挖掘“虛假破產和真實逃債”。事實上,自然人比法人更容易隱藏財產和逃避債務,但這并不意味著法人沒有隱藏財產的行為。事實上,就逃債的可能性而言,這兩類主體是無法區分的。另一方面,即使沒有破產制度,自然人隱藏財產的行為也大量存在,破產與隱藏財產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這不能成為否認自然人破產的理由。相反,大多數國家的立法都承認自然人,特別是從事商業活動的商業個人的破產能力。當從事商業活動的自然人破產時,給予其債權人公平的賠償以及其自身豁免和恢復的機會反映了法律對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追求。可以看出,如果有適當的制度設計,自然人隱藏財產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因此,從事商業活動的自然人應該并且能夠破產(3)破產的一般原因是合伙企業無力償債或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然而,當這一理由適用于合伙企業時,會產生合伙企業財產是否不足以清償合伙企業債務的問題,或者只有當合伙企業財產加上合伙人的個人財產不足以清償合伙企業債務時,合伙企業是否才能被宣告破產的問題。合伙企業的信用基礎是合伙人的無限連帶責任。如果規定合伙企業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合伙企業債務時可以破產,則不能反映合伙人的無限責任;因此,大多數承認合伙企業破產能力的國家規定,只有當所有合伙人都無法償還合伙企業的債務時,才能對合伙企業實施破產程序。例如,美國聯邦法院的觀點是,除非所有合伙人破產,否則合伙企業不會破產;破產的原因是合伙人的財產(個人債務和合伙企業的財產除外)不足以償還合伙企業的債務。這似乎更符合合伙企業的基本特征。(4)合伙人的個人債權人和合伙企業債權人。合伙財產涉及兩類債權人的利益,即合伙人的個人債權人和合伙企業的債權人。合伙人的個人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合伙人償還債務,而合伙人的債權人只能要求合伙企業先償還債務,并且只能在合伙企業的財產不足以償還債務的情況下要求合伙人償還債務。從表面上看,這兩類債權人相互獨立。事實上,它們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合伙人財產的任何處置將對合伙企業債權人的債務承受能力產生影響;合伙企業的破產使合伙人破產,這必然使合伙人的個人債權人加入破產債權人的行列。因此,破產法適用于合伙企業。它除了考慮同一主體的不同債權人之間以及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外,還必須平衡屬于兩類主體的債權人的利益。這種特殊性不可避免地要求對適用合伙企業的破產程序進行一些調整。在這方面,美國的雙重優先權制度妥善解決了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借鑒
所謂雙重優先權制度,就是將合伙企業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與合伙人分離,而不承認合伙企業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每個國家都有相對獨立的財產,每個財產都對應于自己的債權人。兩個債權人相互獨立,享有財產優先權。即企業債權人以企業財產為基礎,個人債權人以個人財產為基礎。具體而言,合伙企業財產優先用于清償合伙企業債務,剩余部分用于清償合伙人個人債務;合伙人的個人財產首先用于清償個人債務,其余財產在清償個人債務后用于清償合伙企業債務。從表面上看,這一雙重優先權規則賦予合伙人的個人債權人對合伙人的個人財產的債權優先于合伙企業的債權人,這似乎對合伙企業的債權人不利,但另一方面,它使合伙企業的債權人能夠先于合伙人的個人債權人從企業財產中獲得償付,更有利于保證合伙企業的償付能力。可以看出,在合伙企業破產程序中實施雙重優先權規則,可以公正合理地維護合伙企業債權人和合伙人個人債權人的利益,使雙方都有平等的機會分別從合伙企業財產和合伙人個人財產中獲得償款,這是值得我們參考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已抵押車輛是否可以質押
2021-02-02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保險欺詐有哪些形式
2020-12-11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