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第三方居中調解,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目前,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
我國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其可選擇的工作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無法進入國際大企業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辦理出國的相關手續,員工非常苦惱。此類人事檔案與員工分離的現象非常之多以致也成為社會問題。
我國事業單位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兩部分,其中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糾紛的解決均適用《勞動法》及調整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比如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部分人員與單位的關系就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相關人事管理法規。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并按人事管理權限,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并且按國家關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但是以下四類人員辭職必須經過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準,否則是不能辭職的:(一)國家和省、市(地區)重點科研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辭職后對工作可能造成損失的;(二)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的;(三)從事特殊行業、特殊工種的;(四)從事國家機密工作,或曾從事國家機密工作,且在規定的保密期內的。
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目前,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爭議很多,一般是事業單位員工提出辭職而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留置人事檔案。發生爭議的,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請第三方居中調解,還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罰金不交會怎么樣
2021-02-11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如何應對公司調崗調職調薪
2021-02-14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