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撤銷權消滅后如何處理
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后,法律效力為撤銷權消滅,合同具有絕對效力。當事人不得再以同樣理由要求解除合同,但應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其義務,否則將構成違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債務人自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導致撤銷權消失的情形
1。撤銷權因排除期的過去而消滅。所謂排除期就是權利的法定存續期,權利消滅的法律效力就是由于這一期間的過去而產生的。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的消滅是對撤銷權的排除期的規定。本規定與《關于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三條規定的可變更或者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相一致,當事人自成立之日起一年以上申請變更或者撤銷,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的,排除期為一年。但是,應該清楚的是,開始時間是不同的。《合同法》規定“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司法解釋規定“自自成立之日起”。該條款明確規定,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持有人行使撤銷權的除外期限為自撤銷權持有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1年內。如果取消權持有人在1年內未行使取消權,取消權將被取消,可撤銷合同將絕對有效。當事人在知道撤銷理由后,明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外責任期間,當事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未提起訴訟或申請仲裁,但明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快遞”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當事人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在上述除外責任期間,如果當事人知道撤銷的原因,沒有明確放棄撤銷權,而是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撤銷權消滅
III.取得撤銷權的法律情形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取得撤銷權有兩種法律情形:
1。捐贈人因受贈人的非法行為而死亡。這一原因的條件如下:首先,它必須導致供體死亡。未死亡的,在喪失行為能力的情況下,可以由本人或者法定代表人行使撤銷權;第二,必須是受贈人的非法行為導致捐贈人死亡。如果捐贈人因他人的非法行為或受贈人的非非法行為而死亡,則無權撤銷贈與。贈與人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這一原因的法律要件有:一是受贈人必須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其次,必須是受贈人的違法行為導致贈與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法定代表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限為六個月,從他知道或應該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
上述知識是對“撤銷權”相關問題的回答。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在規定期限內未使用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解除權消滅后,合同當事人不得以同樣理由解除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